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钮进生[1]
机构地区:[1]北京后勤指挥学院基础教研室,北京100858
出 处:《皖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8-10,共3页Journal of West Anhui University
摘 要:“共通感”在康德对美的分析中是作为一种先验模式存在于主体心中 ,它的直接发生机制是主体心意机能的自由协调活动 ,其根源被康德设定为一种神秘意志安排的“形式的合主观目的性”原理。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入手 ,探求到被康德割裂的对象与主体之间的本质联系 ,揭示出对象的形式中蕴含着人的本质力量内容 ,最终寻找到康德共通感根源的科学依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