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前氮后移对植株生理及肥料效应的影响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宝忠[1] 潘家荣[1] 林治安[2] 许建新[2] 谢承陶[2]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北京100094 [2]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北京100081

出  处:《自然资源学报》2000年第B06期87-90,共4页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摘  要:研究了高产小麦“前氮后移”及不同追氮量对籽粒产量及植株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产小麦施氮量以240kg/hm^2,基追比例5:5为宜。追氮量增加到240kg/hm^2,小麦产量反而降低。在药隔期,追施氮肥可明显改善后期光合性能,降低抽穗期的无效孽残存率,提高了旗叶和倒2叶后期叶绿素含量,延缓植株衰老,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

关 键 词:小麦 高产 前氮后移 植株生理 施肥效应 

分 类 号:S158.3[农业科学—土壤学] S512.1[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