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氮后移

作品数:53被引量:303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季书勤彭显龙王绍中刘元英陈丽楠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农业与农机》《耕作与栽培》《现代农业》《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前氮后移对大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现代化农业》2024年第4期41-43,共3页杨广川 薛非 
氮素是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试验针对大豆的需肥特点及自身的固氮特性,改变传统一次性施足基肥模式,采取随机区组法研究在深施磷钾肥的前提下,控制氮肥总量,把适量的氮肥用作基肥,其余氮肥后移分期进行根外追肥,...
关键词:前氮后移 大豆 生长发育 产量 
前氮后移及有机肥替代对油菜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5
《土壤与作物》2022年第4期437-445,共9页孙梅 孙耿 龙泽东 吴光荣 罗尊长 唐海明 曾跃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D23B03);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2021CX36).
为探究油菜高产稳产的优化施氮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比分析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氮肥基肥、越冬肥和蕾薹肥比例为6∶2∶2)、前氮后移(CR:氮肥基肥、越冬肥和蕾薹肥比例为5∶3∶2)和前氮后移+有机肥替代30%(CRM)对油菜产量和...
关键词:前氮后移 有机替代 氮肥吸收利用率 油菜产量 
桂北山区再生稻品种筛选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1
《农业科学》2022年第8期742-752,共11页杨海林 何金旺 梁雨珍 
桂北山区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技部门于2011~2013年结合超级稻 + 再生稻示范推广项目实施,开展再生稻品种筛选和头季稻种植密度、收割成熟度及留桩高度等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超级稻品种中浙优10号、中浙2A12和深两优5814适宜蓄留再...
关键词:再生稻 品种筛选 头季稻 前氮后移 收割成熟度 留桩高度 产量 
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被引量:15
《水土保持学报》2020年第1期255-261,共7页段小丽 张富林 倪承凡 吴茂前 范先鹏 熊桂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800500);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2018ABA097);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项目(2016-620-000-001-019)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在施氮量180 kg/hm^2水平下,设置4个氮肥运筹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分别为10∶0∶0(T1),4∶3∶3(T2),2∶3∶5(T3),0∶3∶7(T4),研究氮肥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田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氮肥...
关键词:氮肥后移 水稻 产量形成 田面水氮素 动态变化 
一季超级杂交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初探
《南方农业》2019年第9期36-37,共2页石伟胜 曾晓黎 曾明会 邓楚艳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根据水稻生育和高产形成规律,用最少的作业次数、在最适宜的生育时期、用最适宜的投入数量,达到“高产、高效、生态”的综合效果。2018年,在邵东县魏家桥镇河西新村创办了一个应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高产示范方,...
关键词:超级稻 精确定量 前氮后移 栽培技术 
前氮后移对水稻产量形成和农田氮素流失的影响被引量:8
《中国农学通报》2018年第5期82-87,共6页刘红江 郭智 郑建初 盛婧 孙国峰 陈留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单季粳稻区水稻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6YFD0200805);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项目"稻麦农田化学氮肥;农药减量技术示范推广"[TG(16)014]
基于太湖地区稻田养分流失主要集中在水稻生育前期的特点,以超级稻‘武运粳29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基肥采用机械深施,在施氮量300 kg/hm^2水平下,设计4个氮肥运筹比例,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分别为5:2:3(O1);4:2:4(O2);3:2...
关键词:氮肥后移 地表径流 水稻 产量形成 氮素流失 
前氮后移对寒地不同分蘖性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种业》2017年第12期44-46,共3页赵鹤 王丽 
黑龙江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GA13B101118);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41)
以多蘖性品种牡丹江28号和寡蘖性品种龙稻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前氮后移对不同分蘖性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氮后移可有效增加植株单位面积颖花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建议多蘖性品种牡丹江28号基蘖肥与穗粒肥施用比例为7...
关键词:寒地水稻 前氮后移 分蘖性 产量 品质 
前氮后移对水稻氮素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8
《江苏农业学报》2017年第3期550-554,共5页刘红江 肖敏 张丽萍 陈留根 张岳芳 郭智 郑建初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12);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2)
本研究通过调整水稻基肥蘖肥穗肥施用氮肥比例的方法,来减轻水稻生育前期大量氮素流失的面源污染风险。2015年在苏州市相城区御亭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田间小区试验,以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9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基肥机械深施,在施氮量300 kg...
关键词:氮肥后移 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效率 
籼型杂交水稻前氮后移品种间产量及物质分配差异研究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7年第1期29-31,共3页魏先瑜 
为缓解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农业部提出农业生产要“两减”,其中重要之一减就是减肥料。针对水稻品种对氮肥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笔者用多个籼型杂交稻开展水稻氮后移研究,以期获得籼型杂交稻品种氮后移规律性表现,或适宜氮后移品种特征特性...
关键词:籼型杂交水稻 前氮后移 品种间 物质分配 籼型杂交稻 产量 品种特征特性 氮利用效率 
南方稻区杂交中籼稻高产品种的库源结构及其优化调控规律研究进展被引量:17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年第10期1285-1299,共15页徐富贤 熊洪 张林 朱永川 刘茂 蒋鹏 郭晓艺 周兴兵 
国家水稻产业体系(CARS-01-29);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0903002;201003016);科技部重大科技支撑专项粮食科技丰产工程(2011BAD16B05-1)资助~~
探明水稻高产品种的库源结构,对指导育种实践具有普遍意义。在大面积水稻生产中,利用品种自身的库源特征及种植地的生态和土壤肥力关键指标及其与高产栽培技术的相关性,确定品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模式,不仅可节省因种栽培所需的人力、财...
关键词:杂交水稻 高产品种 库源结构 优化调控 前氮后移 施氮量 穗粒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