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弊”兴“利”——谈语文个性教育对儒家整体性思维的取舍  

Avoid Demerits and Develop Mirits——Acception or Rejection of Confucian Integration in Chinese Individualized Integration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温小军[1] 

机构地区:[1]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广西桂林541004

出  处:《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89-92,共4页Journal of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

摘  要:儒家思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 ,在思维模式上主要表现为直觉思维、惯性思维、中庸思维 ,以及“天人合一”、“群体本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伦理至上”等思维。儒家思维对实施语文个性教育有着不可避免“弊”与“利”的影响 ,必须去“弊”兴“利”.

关 键 词:儒家思维 整体性 语文个性教育 去“弊” 兴“利” 

分 类 号:G40-02[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