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10317)

作品数:7被引量:1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范立君谭玉秀曲立超许凤梅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通化市第一中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农史》《安徽农业科学》《农业考古》《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松花江流域移民关内移民清末行政管理体制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清末呼兰地区移民与农业开发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8期13959-13960,共2页范立君 谭玉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8JA77001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lsx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0317)
呼兰是清政府在东北最早开禁的地区。1860~1903年,清朝先后开放了蒙古尔山、通肯等地区,关内移民开始大量涌入呼兰地区,土地开发规模迅速扩大,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崛起,农产商品率迅速提高,促进了农业的近代化。
关键词:清末 呼兰 关内移民 农业 开发 
近代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工商业的发展被引量:3
《兰台世界(下半月)》2009年第9期56-57,共2页范立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8JA77001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lsx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0317)
清末民初,伴随着清朝东北封禁政策的破产,关内移民大批涌向松花江流域。本文对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工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
关键词:近代 移民 松花江 工商业 
关内移民与松花江流域农业近代化
《农业考古》2009年第4期80-86,共7页范立君 谭玉秀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08JA77001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LSX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0317)
关键词:松花江流域 农业近代化 关内移民 黑龙江省 移民政策 清政府 土地开发 民国时期 清末民初 吉林省 
中东铁路与近代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开发被引量:3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35-37,共3页范立君 曲立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08JA77001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7041031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08Blsx07)
中东铁路是松花江流域最早的一条铁路,堪称世界上最长的一条森林铁路。中东铁路的建成通车,一方面,使松花江流域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始有了显著的进步,木材的采伐、运输逐渐走上正轨,木材市场和林产加工的兴起促进了森林工业的发展;另...
关键词:中东铁路 松花江 森林资源 开发 生态环境 
清代流民与东北双重行政管理体制的终结被引量:4
《兰台世界(下半月)》2008年第9期61-62,共2页范立君 谭玉秀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0317);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8Blsx07);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006045)
清末以来,流民大量涌入东北地区,东北的旗民双重管理体制自身的弊端越来越明显。1907年,东北裁将军设行省,清朝初年所形成的旗民双重管理体制逐渐地被行省的单一管理体制所取代。
关键词:清代 东北流民 行政管理 双重体制 单一行省 
民国时期东北流民问题的整治——以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被引量:3
《中国农史》2008年第2期133-140,共8页范立君 谭玉秀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助编号:20070410317);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06045)
20世纪20年代是关内流民涌向东北的高峰期,流民问题成为当时一大社会问题。对此,华北及东北地方政府、社会团体、慈善救济机关及铁路交通部门等都给予了广泛关注,并采取了多项整治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作为调控流民问题的模式...
关键词:东北 流民问题 整治 20世纪20年代 
清末吉林省的开禁与移民被引量:1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8-11,共4页范立君 许凤梅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70410317)
清末之前,吉林省一直是清朝封禁最严厉的地方。1861年,吉林将军奏请开放吉林官荒,此为吉林省解禁开放之始。1905年,清廷宣布开放吉林省全部土地,吉林省的移民和土地开垦进入了高潮时期,吉林所属各府人口和耕地有了较大的增长。
关键词:清末 吉林省 封禁 开禁 移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