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sk341)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保同尤吾兵王惠霞祝亚峰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师范学院安徽中医学院淮南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叔叔的故事》《青狐》性别意识伦理身份仁说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天人合一”的契合点——论朱熹“仁”说的终极价值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3-6,共4页陈保同 尤吾兵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朱熹和谐德性伦理研究"(2008sk341)基金资助
"天人合一"是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和融的道德境界追求,"天人合一"的契合点一直被探寻。朱熹以"心之德、爱之理"释"仁",把标示情感之"仁"提升为道德本体,唯"仁"能承载沟通"天、人"的重任;以"仁者天地生物之心",扩展了"仁"的主体指向为人和天...
关键词:“天人合一” 朱熹  终极价值 
朱熹德性之学的“和谐”指向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9-13,共5页陈保同 尤吾兵 王惠霞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朱熹和谐德性伦理研究"(2008sk341)资助
伦理思想研究中常从"品质"维度来诠释德性的价值,朱熹德性之学超越传统德性"品质"论,把德性价值指向为"和谐"。在德性生发上,朱熹认为"德性者,吾所受于天之正理",德性表征为预定的"和谐"性;在德性内容上,朱熹以"生意"释"仁"德,德性内容...
关键词:朱毒 德性  和谐 
知识分子伦理身份的反思——从《叔叔的故事》与《青狐》谈起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63-67,共5页祝亚峰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08sk341)
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与王蒙的《青狐》立意在对知识分子尤其是作家知识分子经历"创痛"及由此引发的精神"畸变"的揭示与反思,提示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应该重新省察自身,重视自身的精神拯救,信仰问题仍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今天面对现实的...
关键词:知识分子 伦理身份 性别意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