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ZJ12RWQN025)

作品数:4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莉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民族学院大连民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艺争鸣》《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意识形态人性《文化偏至论》家庭叙事逻辑基点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革命·理想·人性——1980年代小说中的爱情意识形态被引量:2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14,共4页王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的重建和文学价值新探"(编号:11BZW02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50-70年代与80年代小说的家国书写"(编号:ZJ12RWQN025);2014年大连民族学院人才引进科研项目启动基金"革命之后的话语重建--1980年代小说的爱情叙事"
文章以文本为切入点,从爱情与革命、爱情与理想、爱情与人性三方面阐述了1980年代小说中的爱情故事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内涵。"爱情与革命"回到了上世纪40、50年代的革命爱情故事的叙事模式;"爱情与理想"是"爱情与革命"的另一个版本,按照...
关键词:1980年代小说 爱情 意识形态 革命 理想 人性 
讲述政治·批判现实·确立日常生活——80年代小说婚姻故事讲述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嬗变被引量:2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58-62,共5页王莉 
2014年大连民族学院人才引进科研项目启动基金"革命之后的话语重建--1980年代小说的爱情叙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50-70年代与80年代小说的家国书写"(编号:ZJ12RWQN025)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十年间的小说讲述婚姻故事的方式经历了讲述政治风云变幻、批判现实、确立日常生活等三种变化,爱情意识形态向婚姻家庭生活"降落"的过程既是以爱情为载体的理想主义话语失效的过程,同时也是作为意识形态表征的...
关键词:80年代小说 婚姻故事 讲述方式 
“破家立人”: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家庭叙事被引量:6
《文艺争鸣》2014年第1期100-104,共5页王莉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青年项目"50-70年代与80年代小说的家国书写"(ZJ12RWQN025);大连市社科联(社科院)2013-2013年度一般课题立项:大连60后作家"海蛎子组合"对大连文化的凝聚;提升与推广(2013dlskbxc03);辽宁省社科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立项:辽宁女作家创作与批评研究(L13DZW019)
在中国刚刚开启现代性历程的20世纪之初,鲁迅就在《文化偏至论》中提出了“立人”以“立国”的现代性构想,“立人”是这个构想的逻辑基点[1]。“立人”以个体为中心,强调摆脱对他者的依赖,同时拒绝为他者牺牲。敏锐地抓住了中国传...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 “立人” 家庭叙事 鲁迅 《文化偏至论》 中国传统文化 20世纪 逻辑基点 
规范—借用:80年代“人性”话语对家庭的重建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56-61,共6页王莉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50-70年代与80年代小说的家国书写"(编号:ZJ12RWQN025)
现代民族国家话语对家庭的建构由20世纪50-70年代的"改造—借用"转换为80年代的"规范—借用",小说文本将抽象的"人性"呈现为对家庭表象和家国新秩序的重新书写。人道主义思潮重新赋予了家庭血缘伦理"人性"的正面价值,家庭由50-70年代小...
关键词:80年代 人性 规范-借用 家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