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说

作品数:12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傅元峰王莉王娟娟胡诗暄张蕾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大连民族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汉论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学教育》《中国民族博览》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80年代小说的现代化创作倾向
《中国民族博览》2022年第19期47-50,共4页蔡云瑞 
经历了动荡不安的岁月,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终于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焕发了生机。面对新的时代主题,一部分作家如王蒙、马原、余华、莫言、刘震云等积极革新,借西方小说创作手法对中国当代小说进行各方面的改造,形成了现当代文坛上继20年代...
关键词:80年代 小说创作 现代化 作品分析 
当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以新中国成立后至80年代小说创作为例
《今古文创》2021年第33期30-36,共7页吴勤雯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始至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曾出现两次转向。第一次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一体化”重组时期;第二次发生在“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文学阶段。这两次文学转向皆是围绕着“现代性”及其凸显的问...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 现代性 全球化 
80年代小说成长主题的私语性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8年第23期27-28,共2页王静 
市厅级项目;高等学校新时代廉政文化进课堂的实践方法及路径研究(毕廉政科合字【2018】18号)
在西方成长小说的理念规约下,用西方原型框架对照分析中国文学作品提供了一种理解"成长"的参照系,本文从叙事人物方面比较《饥饿的女儿》与西方成长小说的异同,借此浅析80年代小说成长主题的私人化独语特征。
关键词:成长 叙事 人物 
论20世纪50—80年代小说对“孝”的消解
《江汉论坛》2015年第10期74-78,共5页周水涛 
湖北省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课题"新时期小说创作与孝文化之关联研究"(2014K01);湖北省教育厅项目"当代乡村书写对农民及乡村文化的价值认知研究"(13d103)的阶段性成果
百善孝为先,但在20世纪5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这几十年内,主流意识视域中的小说对"孝"进行了消解。消解的主要方式有三种:由反对封建主义而拒斥"敬老""孝亲";将"老"与"亲"设定为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对象;将伦理性的"敬老""孝亲"转化为...
关键词:当代小说 主流意识 孝道 后喻权威 
讲述政治·批判现实·确立日常生活——80年代小说婚姻故事讲述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嬗变被引量:2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58-62,共5页王莉 
2014年大连民族学院人才引进科研项目启动基金"革命之后的话语重建--1980年代小说的爱情叙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50-70年代与80年代小说的家国书写"(编号:ZJ12RWQN025)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十年间的小说讲述婚姻故事的方式经历了讲述政治风云变幻、批判现实、确立日常生活等三种变化,爱情意识形态向婚姻家庭生活"降落"的过程既是以爱情为载体的理想主义话语失效的过程,同时也是作为意识形态表征的...
关键词:80年代小说 婚姻故事 讲述方式 
80年代后期大学校园小说一瞥
《文学教育》2012年第18期88-88,共1页吴延生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处在特殊的历史时期,西方思潮的入侵对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学校园小说披上了现代主义色彩的外衣。文章结合相关作品联系80年代后期的作品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引起批评界对此现象的注意。
关键词:80年代小说 大学校园题材 现代主义表现 
中西文学与文化关系之一瞥——中国80年代小说情感的人道主义流变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0年第10期72-73,共2页吴丹 
在不同的时期,随着中国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以及中西文学与文化的相互交流,文学的情感也在发生着变化,但永恒不变的是对人道主义的张扬。无论是八十年代初人本真情感的全面回归,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对人类情感的最根本的生命形式——性...
关键词:80年代小说 情感 人道主义 
浅析汪曾祺80年代小说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11期4-5,共2页李静 
本文试从汪曾祺人道主义文学观的形成入手,以他在新时期所创作的《受戒》、《大淖记事》等小说为例,透视汪曾祺在此阶段小说创作中的精神内涵、艺术追求。
关键词:汪曾祺 小说 人道主义精神 人性美 
悲剧的一种面孔:绝望——以余华80年代小说为例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第5期53-53,共1页吴景禄 
余华是一位重要作家,虽然其作品不是很多,但是都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余华的小说具有独特的个性特点,我们分析其精神品格有重要意义,我们认为他的小说中体现着一种绝望的情绪。绝望是一种存在状态,余华的小说中自始至终弥漫着一种绝望...
关键词:余华 绝望 反抗绝望 
风景与审美——1980年代小说特质再探讨被引量:4
《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47-50,共4页傅元峰 
个体审美精神在80年代小说中有两种体现:体现为一种独立的个体意识,因而叙述者能够自立;还体现为一种深刻的忧患意识,因而叙述者能够自审。具有独立品格和自反意识的叙事者在小说中出现以后,小说是对“人”的深入追寻,也是对一种地域文...
关键词:风景 80年代小说 审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