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6BAK03B05)

作品数:11被引量:10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继仁邓汉忠邓存宝周心权叶兵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计算机与应用化学》《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煤炭转化》《煤炭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密度泛函煤炭自燃氧分子物理吸附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注惰对封闭火区可燃性气体运移规律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煤矿安全》2009年第9期1-5,共5页张九零 周心权 昌伟伟 杨建磊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5cb2215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0534090);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6BAK03B05)
注惰是矿井火灾救灾措施之一,但在救灾实践中向封闭火区注惰却诱发了爆炸,因此研究注惰对封闭火区可燃气体运移规律的影响十分必要。从理论上分析了封闭火区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和气体组分,并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封闭火区内气体浓度的...
关键词:煤矿火灾 封闭火区 注惰 瓦斯爆炸 
煤表面对多种气体分子混合吸附的微观机理被引量:8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8年第4期390-394,共5页王继仁 赵庆福 邓存宝 邓汉忠 孙艳秋 
国家自然基金(50474010);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BAK03B05)
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在6-311 g水平上对建立的吸附模型进行全优化。结果表明,煤的表面能够与多组分气体发生混合吸附。煤表面吸附氧、氮和二氧化碳分子组成的吸附态中,氧分子和氮分子在煤表面的侧链吸附,CO_2则在苯环的上方。煤...
关键词:煤炭自燃 混合吸附 密度泛函 吸附竞争性 
东欢坨煤矿自然发火标志气体优化选择被引量:8
《煤矿安全》2008年第7期5-8,共4页朱令起 周心权 谢建国 朱迎春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6BAK03B05);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资助项目(2006BAK00A15)
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得出了适合开滦东欢坨煤矿预测预报煤层自然发火的指标气体,由于东欢坨煤矿煤层中赋存有CO,因此,在利用CO标志气体时,必须进行修正,利用CO浓度差值法和ICO来消除环境因素和风量的影响,以便更好的预测预报煤炭自然发...
关键词:自然发火 指标气体 预测预报 环境影响 火灾 
煤表面含S侧链基团对氧分子的物理吸附机理被引量:13
《煤炭学报》2008年第5期556-560,共5页邓存宝 王雪峰 王继仁 邓汉忠 叶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4010);"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6BAK03B05)
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分析了煤表面含硫基团侧链对多氧分子物理吸附机理.煤表面中的含S基团与多氧分子进行吸附形成的吸附态中,煤表面含S侧链中S原子的电子向氧分子中的氧原子转移,吸附在煤表面上的氧分子都得到了电子,最后导...
关键词:煤炭自燃 含S侧链基团 物理吸附 
东欢坨煤矿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的优化选择被引量:25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288-292,共5页朱令起 周心权 朱迎春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6BAK03B05)
通过实验室实验研究,综合分析选取的4个典型煤样的一氧化碳、乙烯、乙烷等气体的检出温度,对比指标气体优选原则,综合分析了东欢坨煤矿实验检出气体。实验表明,东欢坨矿一氧化碳出现的临界温度值为50℃,4个煤样基本上在110℃左右出现斜...
关键词:自燃发火 指标气体 煤矿 煤样 
煤表面对单氧分子的物理吸附机理被引量:24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171-175,共5页邓存宝 王继仁 叶兵 邓汉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474010);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BAK03B05)
煤的氧化自燃是由煤表面对氧的吸附开始.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煤表面对氧分子的物理吸附机理和吸附过程.结果表明,煤表面与氧分子组成的吸附态中,煤表面苯环碳原子的电子向氧分子中的氧原子转移,导致氧原子的净电荷增加;单...
关键词:煤炭自燃 吸附 密度泛函 非晶体微观吸附机理 
煤自燃生成水的反应机理研究被引量:14
《煤炭转化》2008年第1期51-56,共6页王继仁 孙艳秋 邓存宝 邓汉忠 昌孝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4010);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BAK03B05).
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研究了煤在氧化自燃过程中不同温度下生成的气体产物.在30℃~100℃左右有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析出,温度升至105℃~150℃左右时,有一氧化碳生成.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煤与氧发生...
关键词:煤自燃 红外光谱 密度泛函 反应机理 
基于孔树模型的煤低温氧化耗氧速率数学模型被引量:2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8年第1期104-107,共4页王兰云 蒋曙光 吴征艳 何新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674090;50534090);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BAK03B05)
为了考察煤的孔隙分布对煤低温氧化耗氧速率影响机理,利用孔树模型,建立了煤低温氧化耗氧速率的数学模型,得出煤氧化控制由扩散控制转化为动力控制的临界孔径rc(T),rc(T)随着温度升高呈线性增加趋势,表明温度升高,煤氧化逐渐由反应动力...
关键词:孔树模型 耗氧速率 临界孔径 控制模式 
煤表面含P侧链基团对氧分子的物理吸附机理被引量:8
《煤炭转化》2008年第1期1-5,共5页邓存宝 邓汉忠 王继仁 洪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4010);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BAK03B05)
应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煤表面带有含磷基团侧链与多氧分子物理吸附机理.煤表面中的含P基团与氧分子进行吸附组成的吸附态中,含P侧链中的P37原子和C14的电子向氧分子中的氧原子转移,P原子和C原子失去的电子主要被吸附在煤表面...
关键词:煤炭自燃 含磷侧链基团 密度泛函 量子化学 
煤表面对氧分子物理吸附的微观机理被引量:22
《煤炭转化》2007年第4期18-21,28,共5页王继仁 邓存宝 邓汉忠 陆卫东 
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2006BAK03B05);国家自然基金资助项目(50474010).
应用量子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煤这种非晶体物质的物理吸附机理,从微观上揭示其吸附机理和吸附过程,定量研究煤对氧分子发生物理吸附过程中吸附量和放出热量的关系,从而揭示煤炭氧化自燃初始反应的本质.从煤表面对多个氧分子吸附优化后...
关键词:非晶体物质 煤表面分子 量子化学 吸附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