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YY067)

作品数:10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启涛徐华曹利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攀枝花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古汉语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吐鲁番出土文书吐鲁番文书疑难词语词汇化比尔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吐鲁番文献释录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33-139,共7页王启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YY067)的阶段性成果
近一百年来,在新疆吐鲁番出土了成千上万卷文书,对中古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丝绸之路史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吐鲁番文献的释录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不核原卷而误录、不明俗体而误录、不明...
关键词:吐鲁番 文献 释录 
再说表谦敬语气的句首词“但”——对朱怀《“但”的语法功能演变及产生机制》一文的补充被引量:3
《中国语文》2016年第6期657-664,共8页王启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1BYY067);国家古委会项目(1462);四川省教育厅团队项目(13TD0059)资助
表谦敬语气的句首词"但"主要用于行政文书、法制文书、书信文书中,体现下级对上级、被执法者对执法者、长辈对晚辈的谦虚和尊敬,这一用法最早出现在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的吐鲁番文书中,先是用在部落之前,然后用在专有人名前,后来...
关键词: 谦敬 句首词 吐鲁番文书 
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杖刑考辨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82-84,共3页王启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西域所出法制文书语言研究"(11BYY067)
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有大量的法治史料,对研究十六国和宋的法制史极为重要,其中有一些法制术语至今未得其正解。今拈出"杖刑"一类词,进行考辨。
关键词:敦煌 吐鲁番 法制文献 杖刑 
时间副词“比尔”考论——从吐鲁番出土文书说起被引量:3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133-137,共5页曹利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敦煌西域所出法制文书语言研究"(11BYY067);2014年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敦煌吐鲁番文献之粟特史料校注及研究"(1462);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优秀学生培养工程项目"吐鲁番出土文书副词研究"(82001589);四川省2013-2016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JJ1309)
"比尔"作为表将来的时间副词,形成和主要使用于中古汉语时期,可译为"不久、很快"。与"恒尔、俄尔、正尔、顿尔、瞥尔、忽尔、会尔、偶尔"等"~尔"类词语的衍生机制不同,不是由时间副词"比"加词尾"尔"构成,而是介词短语词汇...
关键词:比尔 时间副词 衍生机制 词汇化 
《孙子兵法》的智慧观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68-72,共5页徐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西域所出法制文书语言研究"(11BYY067)阶段性成果
《孙子兵法》的开篇《计》篇是全书的总纲,其中指出作为军事管理者的"将",应该具备五种素质:"智、信、仁、勇、严","智"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孙武的心目里,"智"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千百年来不得其解。本文从语言文字学、历史学角度,广征博引...
关键词:孙子兵法 聪明 智慧  军事哲学 
敦煌变文《鷰子赋》再研究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193-196,2,共4页王启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西域所出法制文书语言研究"(11BYY06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培育项目"敦煌文献语言研究"(11SZD04)阶段性成果;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敦煌吐鲁番文献与民族交流史研究"(09YJA740093);四川省教育厅团队项目"中国文论传统的民族性与文论研究的范式转型"(13TD0059)
敦煌变文是文学作品,但是往往真实地反映出唐代的社会现实,是研究唐史极为宝贵的资料。而吐鲁番出土文献有相当一部分是唐代原汁原味的政治、经济、法制文书,将吐鲁番文献与敦煌变文相互观照,实现文史互证,是一条可行之路。从这一角度...
关键词:“敦煌变文” “吐鲁番文书” 唐代历史 法制史 
敦煌吐鲁番所出法制文书疑难词语新释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51-154,共4页徐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西域所出法制文书语言研究"(编号:11BYY067);教育部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敦煌吐鲁番文献与民族交流史研究"(编号:09YJA74009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培育项目"敦煌文献语言研究"(编号:11SZD04)
敦煌吐鲁番所出法制文书是汉语史和法制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但其中有的词语至今难得其解,这对整个文书的识读和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利用各种文献包括藏文献有关资料,相互比较,其"别理"、"收后"、"下牒"三词乃"申诉"、"署名最后的保人"、...
关键词:敦煌 吐鲁番 法制文书 释义 
吐鲁番出土文书疑难词语新考被引量:1
《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1期27-28,共2页王启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西域所出法制文书语言研究"(项目批准号:11BYY067);教育部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敦煌吐鲁番文献与民族交流史研究"(项目批准号:09YJA740093)
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方言属于汉语河西方言,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民俗诸领域,直到今天,其中的一些疑难词语依然不得其确解,本文拈出数词以作诠释。
关键词:吐鲁番出土文书 疑难词语 方言 汉语 
吐鲁番出土文献的语言系统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99-203,共5页王启涛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西域所出法制文书语言研究"(11BYY067);教育部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敦煌吐鲁番文献与民族交流史研究"(09YJA740093);西南民族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培育项目"敦煌文献语言研究"(11SZD04)阶段性成果
从地域方言的角度看,吐鲁番出土文献属于河西方言,它与敦煌文献的语言系统大同小异;从社会方言的角度看,吐鲁番出土文献涉及到行政、军事、法制、经济、宗教诸领域,因此,吐鲁番出土文书的语言系统可以分为口语系统、书面系统以及套语术...
关键词:吐鲁番 出土文书 语言系统 敦煌文献 
《唐律疏议》得名考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2期186-191,共6页王启涛 徐华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敦煌吐鲁番文献与民族交流史研究"(09YJA74009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敦煌西域所出法制文书语言研究"(11BYY067)阶段性成果
中国古代法制术语未得其确解者甚多,这对于汉语史、法制史研究都是很不利的,本文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特别是敦煌吐鲁番文献)相结合,对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法制文献《唐律疏议》的书名意义进行诠释,认为"议"是一种文体名称,指有关官吏...
关键词:唐律疏议 法制术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