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2000ZDXM75011-44003)

作品数:2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艳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河北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象外之象中唐诗歌司空图意象历史发展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2
视图:
排序:
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内涵的重新阐释被引量: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57-64,共8页徐艳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00ZDXM750.11-44003)
司空图"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的第一个"象"、"景"是可以"置于眉睫之前"、"目击可图"的现实景象、图画景象,第二个"象"、"景"是处于前者之外的"诗家之景"。所以,"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主要指诗歌意象所独具的超越于现实,也超越于绘画的...
关键词:司空图 象外之象 想象 中唐诗歌 
朦胧美的本体价值及历史发展——以宋前诗歌发展史为中心
《河北学刊》2012年第3期99-104,共6页徐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文学语言角度的南朝诗歌研究>(07JC75102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中世文学思想史>(2000ZDXM750.11-44003)
朦胧既非政治策略,更非修辞技巧,而是文学本体的重要特征。朦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文学语言按照独特的情感逻辑加以组织,而并不遵守现实逻辑。情感逻辑与现实逻辑间的张力构筑了美妙的朦胧场,这从肌理上模拟了情感之弥散特质。综观宋...
关键词:朦胧 意象 无题诗 宋前诗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