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6XZS007)

作品数:4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艾冲穆渭生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教育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唐都学刊》《唐史论丛》《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官员墓志铭突厥族唐太宗生平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公元7~9世纪库布齐沙漠分布范围探考被引量:5
《唐史论丛》2009年第1期251-260,共10页艾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ZS007)阶段性成果。
在今鄂尔多斯高原上,存在着两大沙漠——毛乌素沙漠(亦称毛乌素沙地)和库布齐沙漠。这两块沙漠成为本区域自然环境演变的重要驱动因素和时空坐标,发挥着重大的影响。近二十年来,学界对于鄂尔多斯高原南部的毛乌素沙漠之历史演变给予极...
关键词:库布齐沙漠 分布范围 薄骨律镇 普纳沙 区域自然环境 朱震达 中受降城 鄂尔多斯高原 探考 沃野镇 
论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及其对北疆民族关系的作用被引量:1
《唐史论丛》2008年第1期131-146,共16页艾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ZS007)”的阶段性成果
唐代的"河曲"地域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位居唐都长安城北方。其西、北隔黄河,与"漠南"地区毗连,成为有唐一代具有特殊战略地位的区域。无论是"河曲"地域,抑或其附近的"漠南"地区,均系多民族散居的地带。自南北朝至隋唐之际,突厥势力不...
关键词:驻防城 西受降城 单于都护府 都督府 漠南 民族关系 中原王朝 安北都护府 永济栅 盐州 
唐代设置六胡州的历史地理考察被引量:5
《唐都学刊》2007年第3期23-28,共6页穆渭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ZS007)
唐代六胡州所在的“河曲”之地属半农半牧地带,既是多民族错居杂处而交融频繁地域,又是唐朝的边疆战略要地。六胡州的置废变迁,就是唐前期关内道北部乃至整个北方边疆军政形势起伏变化历程之缩影。本文着重从地理环境、畜牧经济、人口...
关键词:唐六胡州 河曲 粟特 突厥 军事交通 马匹 
唐太宗朝突厥族官员阿史那思摩生平初探——以《李思摩墓志铭》为中心被引量:12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第2期59-63,共5页艾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6XZS007)
阿史那思摩是唐太宗朝一位重要的突厥族政治人物。本文通过对其墓志的判读和分析,参照历史文献的零散记载,就阿史那思摩的身世和生平活动力图做出较真切的复原。作为突厥王族的第四代,其辈份与行踪遂趋于明朗化,使人们对这位深受唐...
关键词:唐太宗 贞观 阿史那思摩 突厥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