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渭生

作品数:27被引量:4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唐代军事地理皇权唐玄宗盛唐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军事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乾陵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物》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朝“丝绸外贸”国家垄断经营述论
《地域文化研究》2024年第2期137-154,共18页穆渭生 
唐代京城长安的西市为“丝绸之路国际贸易市场”,毋庸置疑。然称其“既是丝绸之路的真正起点和终点,也是丝路贸易的最大集散地”,尚需商榷。“丝路贸易”的核心内涵为“丝绸外贸”--“丝绸之路”因此而得名。但长安西市(与东市)一无“...
关键词:唐长安西市“丝路”起点 丝绸外贸 边州“互市”“贡赐贸易”长安国库 
白述礼《唐肃宗灵武即位》读后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2年第1期400-405,共6页穆渭生 
宁夏大学白述礼教授于年近九旬高龄出版新著《唐肃宗灵武即位》(42万字,陕西人民出版社,2021年),其潜心学术,笔耕不辍之精神,乃吾侪后学楷模。白教授特别指出:唐肃宗(李亨)是唐朝唯一在京城以外即位的皇帝。以其登基称帝之地——灵武郡...
关键词:陕西人民出版社 宁夏大学 李亨 灵武 唐肃宗 宁夏吴忠市 潜心学术 历史特殊性 
西安城市雕塑《丝绸之路》献疑——隋唐时代“丝路驼铃”意象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21年第1期107-120,共14页穆渭生 
陕西历史博物馆科研课题“从出土墓志看中古中原王朝对边疆的治理”(项目编号:GJ2021015)
1987年,西安市政府为了纪念陆上“丝绸之路”开创2100周年,在西郊大土门村、大庆路西端的绿化带中——隋唐帝国首都长安城“开远门”(外郭城西墙之北门)故址处,安放了一座巨型石刻“丝绸之路”(长55.9米,宽3米,高7米,共用石料350余立方...
关键词:外郭城 历史地理学 丝绸之路 隋唐时代 胡汉 城市雕塑 丝路驼铃 土门 
何人负责“应驮白练到安西”——中唐诗人张籍《凉州词》的历史地理学解读
《碑林集刊》2021年第1期150-162,共13页穆渭生 
中唐诗人张籍(767—830)的《凉州词》三首,至今传颂不衰,其中“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更成为叙写“丝绸之路”意象的千古名句。对于《凉州词》三首的解读,学者各抒智慧,但间有附会,不免偏失。本文尝试运用“诗史互证”与历史...
关键词:中唐诗人 《凉州词》 张籍 丝绸之路 历史地理学 诗史互证 千古名句 安西 
唐后期“仗内教坊”(禁军散乐)考辨
《乾陵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241-263,共23页穆渭生 
音乐史与隋唐史学术界对于唐后期"仗内教坊"的研究讨论,已逾半个多世纪。有关"仗内教坊"的史料,虽然见诸史籍、碑石等,但极为简略零散,线索模糊,其本来面目"碎片化",真相隐晦不明。依据史载,"仗内教坊"名称出现在唐后期。唐宪宗元和十四...
关键词:仗内教坊 隋唐史 散乐 唐宪宗 唐后期 音乐史 碎片化 史料 
唐朝对西北“丝路”丝绸贸易管控政策探究——唐代国家对外贸易法规之解读
《地域文化研究》2020年第1期112-121,M0005,共11页穆渭生 
唐朝政府对西北(陆上)"丝路"的丝绸贸易。一直实行严格管控(即保护)政策:一是严禁中外商人(华商、胡商)运销丝绸;二是对边州"互市"交易的丝绸有严格限制;三是对诸蕃"朝贡贸易"实行严格管控。并借助西北缘边关塞查禁、"丝路"沿线官府勘验...
关键词:西北“丝路” 丝绸贸易 “互市” “过所” “朝贡贸易” 
隋唐长安与“陆上丝路”贸易
《乾陵文化研究》2019年第1期105-127,共23页穆渭生 
引言:从"丝绸之路群雕"说起1987年,西安市政府为了纪念"丝绸之路"开创2100周年,在西郊大土门村、大庆路西端的绿化带中—隋唐西京长安城开远门("西面北来第一门")故址处,安放了一座大型"丝绸之路群雕"—刻画了跋涉于"陆上丝路"的一队骆...
关键词:陆上丝路 中原王朝 《唐六典》 鸿胪寺 回纥汗国 朝贡贸易 突厥汗国 隋唐长安 
盛唐“皇帝梨园”始于“开元二年”献疑
《陕西历史博物馆论丛》2018年第1期29-39,共11页穆渭生 
唐代的宫廷音乐机构'皇帝梨园'昭著史册,唐玄宗与'梨园弟子'的逸闻故事也成为千余年来雅俗共赏的津津话题。晚近学者针对'皇帝梨园'始置时间的讨论,已有半个多世纪,然因直接史料极为简略,至今尚未达成共识。主要观点有二:开元二年(714)...
关键词:李隆基 梨园使 《唐会要》 杨贵妃 杨太真 天宝元年 《旧唐书》 
“悦近来远”的中华礼乐文化——唐贞观“十部乐”地缘政治背景透视被引量:1
《地域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27-39,154,共13页穆渭生 穆文嘉 
唐贞观"十部乐"具有鲜明的政治礼仪性质和功能——"以备华夷,悦近来远"。从古代亚洲"地缘政治"(国际政治空间秩序)和"全球史"角度审视,"十部乐"具有综合性政治文化象征意义:是从南北朝时期"天下分裂"到隋唐"天下一统"时期,国际(东亚和...
关键词:贞观“十部乐” 四方之乐 悦近来远 地缘政治 政治软实力 
唐代“太常四部乐”再考订被引量:1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44-53,共10页穆渭生 
唐代"太常四部乐"的史料极为简略,晚近学者对其性质和"乐部"构成的研究结论,至今尚有分歧,故还可以再作探讨。从时间上考察,此"四部乐"始于唐玄宗即位之初、唐睿宗退居"太上皇"而犹掌大政的特殊政局之下;其后用为皇太子"嘉礼"音乐。其...
关键词:“太常四部乐” 唐玄宗 南诏献乐 乐部体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