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936-1948)

作品数:6被引量:2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维东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社会科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文艺运动延安文学延安时期改写群众文艺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被“真人真事”改写的历史——论解放区文艺运动中的“真人真事”创作被引量:11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65-73,共9页周维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党在延安时期(1936-1948)的文化战略与文学生产研究"(09XZW012);四川大学中央基本经费项目基金(skqx201304)
解放区文艺运动中的"真人真事"创作包括了三个层面:以"真人真事"为题材、"真人演真事"和"真人"决定"真事"。三个层面的"真人真事"创作成为文艺工作者走向工农兵、工农兵走向文艺的捷径: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最终成为知识分子改造自我的"摹...
关键词:“穷人乐”方向 “真人真事”创作 群众文艺 
“文武双全”与“延安文学”——“统一战线”与“延安文学圈”的形成被引量:5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4年第1期47-68,共22页周维东 
国家社科基金“党在延安时期(1936—1948)的文化战略与文学生产研究”(批准号:09XZW012);四川大学中央基本经费项目基金(批准号:skqx201304)中期成果
一、问题的缘起1936年11月22日,"中国文艺协会"在陕北保安成立。成立大会上,毛泽东对这个协会给予了高度评价,期待之情溢于言表:中国苏维埃成立已很久,已做了许多伟大惊人的事业,但在文艺创作方面,我们干的很少。今天这个中国文艺协会...
关键词:延安文学 中国文艺协会 文艺创作 苏维埃运动 工农大众 苏维埃共和国 苏区教育 文化中心 解放区文学 
民国时期传媒与现代学院互动机制的形成——以报纸为中心被引量:2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57-64,共8页周维东 
作者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党在延安时期(1936-1948)的文化战略与文学生产研究"(09XZW012)的阶段性成果
民国时期传媒与现代学院的频繁互动,是中国近代社会的重要现象,也是考察许多近代文化现象的社会基础。以民国时期的报纸为中心,其与现代学院的互动方式主要表现为:文人论政、学者办刊和大众传媒上的学术活动三种方式。这些互动形式的形...
关键词:民国时期 现代学院 学院文化 
文学批评:“中国经验”的误区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64-67,125,共5页周维东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延安时期(1936-1948)党的文化战略与文学生产研究"中期成果(批准号:09XZW012)
近来在批评界炙手可热的"中国经验",反映出现代以来中国理论界长期存在的两大理论误区:将文化意义上的"中国"的内涵简化为"传统";将中国现代文学简单认为是继承中、西方文学经验的产物。"中国经验"的误区要求我们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格局...
关键词:文学批评 中国经验 文化身份 文化创造 
延安时期(1936—1948)集体创作的形式与功能被引量:3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1年第1期66-75,共10页周维东 
国家社科基金“延安时期(1936-1948)党的文化战略与文学生产研究”中期成果,项目编号09XZW012
"集体创作"是抗战文学中出现的一个典型现象,意即由很多创作者共同完成一部文学作品。在人类历史上,文学最初的形态都是由"集体"创作而来,但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个人创作"或"个体创作"成为文学创作的常态,由此,在集体创作大量出现的抗战...
关键词:集体创作 解放区文学 抗战文学 延安时期 延安文学 文艺运动 文学创作 周立波 当代文学 周扬 
“统一战线”战略与延安时期的鲁迅文化——以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为中心被引量:4
《社会科学研究》2011年第1期186-191,共6页周维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延安时期(1936-1948)党的文化战略与文学生产研究"(09XZW012)
延安时期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对当代鲁迅思想的传播和接受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从左翼文化多元构成的角度回溯这一评价,其存在着用左翼革命伦理掩盖左翼文化多元性,以及多重鲁迅评价的模糊性。究其原因,毛泽东对鲁迅评价的模糊性源...
关键词:延安时期 鲁迅文化 毛泽东 统一战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