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3)

作品数:48被引量:26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段昌群洪丽芳付利波尹梅付登高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植物保护》《安徽农业科学》《应用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滇池流域土壤滇池土地利用方式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不同水力负荷下薄荷去除养殖水氮磷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S1期22-27,共6页陈检锋 王志远 尹梅 陈华 苏帆 卫坚强 高朝双 洪丽芳 付利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800505);国家水专项(2012ZX07102-003)
采用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薄荷(Mentha arvensis)对鱼塘养殖循环水氮、磷的吸收能力和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35~1.40 m^3/(m^2·d)时,薄荷的生物量累积增加1.40~1.95 kg/m^2,产量为11 098~15 177 kg/hm^2...
关键词:薄荷 鱼塘养殖水 水力负荷 氮磷吸收 去除贡献 
滇池流域退耕区植物群落构建对地表径流污染物的削减效应被引量:3
《广西植物》2018年第6期727-736,共10页周雄丽 吴富勤 杨冠松 和树庄 王跃华 申仕康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224)~~
为探索不同群落的构建在滇池流域的实际应用,以确定削减污染物最优植物群落的配置方式,该研究选取地表径流悬浮物(SS)、COD含量、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4^+-N)、硝氮(NO_3^--N)六个指标作为主要的分析对象,在滇池流域退耕区开展...
关键词:滇池流域 退耕区 植物群落 地表径流 污染物输出 生态恢复 
不同基质配比对地石榴扦插生根的影响被引量:9
《昆明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80-82,共3页余婷 杨波 翟书华 苏文华 张光飞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滇池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综合控制与水源涵养林保护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2012 ZX 07102-003)之专题"‘五采区’及其废弃地生态防护技术与工程示范"(2012ZX 07102-003-04-04)
以地石榴为试验材料,采用腐殖土、河沙、(腐殖土+河沙)[(V(腐殖土)∶V(河沙)=1∶1]3种基质进行扦插试验,筛选出地石榴生扦插繁殖的最优扦插基质.结果表明,在腐殖土基质中,地石榴的生根率最高,达到90%,且根长、生根数量和平均叶片数等指...
关键词:地石榴 扦插 生根 基质 
滇池南岸典型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无机态磷的分布被引量:3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8年第6期689-692,共4页黄维恒 熊荟菁 邓洪 刘娟 李佳佳 张乃明 包立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2ZX07102-003);云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项目(No.2015HC018);云南省对外科技合作计划-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No.2015IC022)
滇池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亟待解决,磷是滇池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以滇池南岸东大河流域和古城河流域为典型区域,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4种无机态磷的分布影响。结果表明:东大河流域磷酸钙盐磷质量浓度为0.17~0.44g/kg,古城河流...
关键词:滇池南岸 土地利用方式 无机态磷 
水培蔬菜对循环养殖水水质净化效果研究被引量:13
《西南农业学报》2018年第3期619-622,共4页陈华 卫坚强 尹梅 陈检峰 王志远 洪丽芳 苏帆 任习荣 高朝双 付利波 
国家重大水专项(2012ZX07102-003)
【目的】试验研究水生蔬菜对水产养殖循环水水质改善效果,为水生蔬菜在养殖废水生态修复方面提供数据支持。【方法】试验以不种菜为对照,在温室大棚内研究空心菜、薄荷2种蔬菜对高密度水产养殖循环水氮、磷和BOD_5的去除效果。【结果】...
关键词:水产养殖废水 水培蔬菜 N含量 P含量 BOD 5 去除率 
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模式下沟渠底泥氮磷及有机质的赋存特征被引量:1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7年第6期519-524,共6页吴晓妮 付登高 段昌群 
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4FD04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360152);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3);昆明学院校级科研项目(XJL13012)
于旱季及雨季末期对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模式下沟渠底泥进行原位采集,分析了沟渠底泥中养分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养分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除有效磷外,沟渠底泥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全磷含量均表现为大棚>蔬菜地>玉米地,说明不同...
关键词:种植方式 沟渠底泥 养分赋存 柴河流域 
滇池湖滨带种子植物物种组成与地理成分分析被引量:12
《生态学杂志》2017年第2期359-366,共8页张雪 申仕康 吴富勤 杨冠松 董文婧 刘芳黎 和树庄 王跃华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3)资助
研究湖滨带植物物种组成及地理分布特征,可以为湖滨带植物地理学、外来物种入侵、人工群落构建、生态恢复与重建等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植物标本鉴定与文献资料整理相结合的方法,对滇池湖滨带种子植物的物种组成、多样...
关键词:湖滨带 植物区系 入侵植物 优势科 群落构建 生态恢复 
柴河流域典型景观类型土壤氮磷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被引量:9
《土壤》2016年第6期1209-1214,共6页吴晓妮 付登高 刘兴祝 宗德志 刘永权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152);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4FD040);昆明学院校级科研项目(XJL13012);云南省高校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GXKM201506)资助
为了从流域尺度了解柴河流域土壤氮、磷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在柴河流域选择6个景观类型,并根据每个景观类型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景观位置,共进行了72个样点的表层土壤采集,并对土壤有机质、氮、磷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磷素主要以...
关键词:柴河流域 景观类型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养分含量 
柴河流域种植方式与沟渠类型对农田径流氮、磷含量的影响被引量:4
《水土保持学报》2016年第6期38-42,共5页吴晓妮 付登高 段昌群 闫曦 蒋霞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152);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4FD040);云南省高校特色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XKM201506)
为了解高原湖泊流域内农田种植方式及沟渠类型对雨季径流中固体悬浮物及氮磷浓度变化的影响,在柴河流域不同农田种植方式(蔬菜地、玉米地、大棚种植区)的区域内选择典型自然沟渠及土质沟渠进行自然降雨过程中径流氮、磷含量分析。结果表...
关键词:农田种植方式 农田沟渠类型 氮磷流失 农田地表径流 柴河流域 
蔬菜废弃物混合堆肥过程中百菌清和都尔的降解规律
《环境工程学报》2016年第12期7223-7228,共6页邓雪春 冯松涛 洪丽芳 付利波 尹梅 袁守军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102-003)
以蔬菜废弃物为原料,研究了杀菌剂百菌清和除草剂都尔在堆肥过程中的降解特征。结果表明,高温好氧堆肥处理可有效去除蔬菜废弃物中残留的百菌清及都尔。堆肥过程中,百菌清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50℃条件下,其半衰期为1.10 h;...
关键词:蔬菜废弃物 堆肥 百菌清 都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