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BZS042)

作品数:5被引量:1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同乐胡思瑶毕顺堂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晋阳学刊》《军事历史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述论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长蝗灾抗战时期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20世纪上半叶社会变革中 “羞”内涵之演变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68-74,共7页宋子昕 张同乐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华北蝗灾危机与对策研究”(09BZS042)。
伴随着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巨变,“羞”感的内涵发生了语义上的几次转移,这是当时观念与社会变化的折射。“羞”经历了由个体内心感觉逐渐转变为一种群体情感之“羞愧”,再由群体而及国家之情感的“羞耻”。当时“去羞化”的社会取向,是...
关键词:“羞”感 社会现代化 集体主义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蝗灾救治述论被引量:4
《晋阳学刊》2016年第2期59-66,共8页张同乐 
国家社科规划项目"20世纪华北蝗灾危机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09BZS042)的阶段性成果
1943年和1944年,晋冀鲁豫边区蝗灾频仍,边区民众生活困苦,乡村社会矛盾激化,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党和边区政府实行了以民为本的社会动员,八路军和各级抗日干部从人民利益出发,从农民农村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将治蝗与中华民族解放事业...
关键词:晋冀鲁豫边区 蝗灾救治 民众动员 艰苦抗战 
从村长制度到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的村政建设被引量:4
《军事历史研究》2015年第3期28-37,共10页张同乐 
2009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世纪华北蝗灾危机与对策研究"(09BZS042)
村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石。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改造旧村政权,建立抗日民主村政权,经历了半政权性质的村"动委会",到民选抗日村长,再到建立村民代表会议这样一个逐步改革的过程。打破了几千年的封建邻闾制,人民真正争得了当家作主人...
关键词:晋察冀边区 村政权建设 民主选举 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抗日战争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地区蝗神庙探析被引量:3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11-15,共5页胡思瑶 
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华北蝗灾危机与对策研究>(09BZS042)
蝗神庙是以祭祀虫神为主的庙宇,它主要包括虫王庙、八蜡庙、刘猛将军庙。20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中地区的蝗神庙繁多,祭祀活动较为普遍,且祭祀方式多样化,这与日军侵华、民族危机加深以及冀中地区灾荒频仍、民间信仰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共...
关键词:虫王庙 八蜡庙 刘猛将军庙 祭祀 民间信仰 
20世纪40年代前期晋冀鲁豫、晋察冀边区治蝗述论被引量:1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90-97,共8页张同乐 毕顺堂 
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华北蝗灾危机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09BZS042)
20世纪40年代前半期,面对空前的蝗灾,晋冀鲁豫、晋察冀边区军民破除视飞蝗为"神虫"的愚昧思想,实行广泛的社会动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灭蝗救灾斗争,实现了灭蝗救灾与思想启蒙,民族解放与社会进步同时并举。历史表明,蝗灾治理与社会...
关键词:晋冀鲁豫 晋察冀 敌后抗日根据地 治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