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8)

作品数:34被引量:408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雁鸣李瑞奇甄文超王红光李东晓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机化研究》《西南农业学报》《华北农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冬小麦夏玉米玉米超高产冬小麦超高产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适应秸秆还田的多功能复合菌肥对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3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18期75-78,共4页金京京 齐永志 甄文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1BAD16B08;2012BAD04B06;2013BAD07B05);河北省科技计划(编号:15226501D);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编号:HBCT2013010208)
为明确多功能复合菌肥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前景,2014—2015年通过4地田间定点试验研究了其对玉米秸秆的腐解效果、土壤肥力、小麦生长及产量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4地多功能复合菌肥处理的秸秆累积腐解率为58.28%~69.18%,明显...
关键词:多功能复合菌肥 土壤肥力 秸秆腐解效果 小麦生长 产量 肥料偏生产力 次生根 
多功能土壤微生物菌剂在冬小麦上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4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14期46-49,共4页张雪娇 石晶晶 常娜 马璐璐 齐永志 甄文超 尹宝重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1BAD16B08;2012BAD04B06;2013BAD07B05);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产业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编号:HBCT2013010208);河北省科技计划(编号:15226501D)
为明确土壤微生物添加剂对冬小麦土传病害、土壤养分、玉米秸秆腐解、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田间示范效果,于2014—2015年小麦季,采用大田栽培方式,分别在河北省辛集市、献县和保定市进行试验。研究表明:在辛集市、献县和保定3地,施用以枯草...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 小麦土传病害 秸秆腐解率 土壤养分 微生物生物量碳 经济效益 
播前耕作方式对河北平原区节水冬小麦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江苏农业科学》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郭丽果 尹宝重 郑佩佩 甄文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11BAD16B08;2012BAD04B06;2013BAD07B05)
以石麦18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播前旋耕(RT)、深松(SRT)和深耕(MRT)3种耕作方式对节水栽培条件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与分配量以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对生育后期叶片光合能...
关键词:冬小麦 节水栽培 播前耕作方式 播前旋耕 播前深松 播前深耕 光合参数 产量 
不同密度下超窄行距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8
《麦类作物学报》2016年第5期659-667,共9页秦乐 王红光 李东晓 崔帅 李瑞奇 李雁鸣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08);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2-3)
为明确超窄行距和种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以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于2014^(-2)015年度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进行了行距(7.5cm、15cm和13cm+13cm+13cm+21cm"四密一稀")和密度(基本苗225万、300万和375万株·hm^(-2))二...
关键词:冬小麦 行距 密度 群体性状 籽粒产量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多功能菌B1514的产孢工艺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8期184-187,194,共5页金京京 齐永志 常娜 张雪娇 甄文超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编号:2011BAD16B08;2012BAD04B06;2013BAD07B05);河北省科技计划(编号:15226501D);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
为研究多功能菌B1514的最佳产孢工艺,为其扩培、制剂的储存及使用提供参考,首先测定多功能菌B1514的生长曲线以初步确定其培养时间,然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多功能菌B1514产孢的接种量、初始p H值、装液量、转速、发酵温度和接种种龄6...
关键词:响应面分析 多功能菌 产孢工艺 优化 
不同形态氮源对玉米幼苗生长及根际环境的影响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6期135-139,共5页刘会玲 沙晓晴 彭正萍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编号:2011BAD16B08;2012BAD04B06;2013BAD07B05)
为合理调控氮素营养,减少氮素损失及不良环境效应,以玉米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源处理的玉米幼苗生长、养分吸收和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养分状况,以及植物根际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处理的根际土壤...
关键词:玉米 根际环境 土壤酶 氮源 
不同灌水定额对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冬小麦耗水规律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101-104,115,共5页张西平 绳莉丽 甄文超 武猛 马春平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08);河北农业大学理工基金(LG20130403)
以冬小麦‘石麦18’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灌水定额,进行灌水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处理下大田冬小麦的耗水规律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灌水定额范围内,不同灌水定额处理对冬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千粒重及...
关键词:河北省 山前平原区 '石麦18’ 灌水定额 水分生产效率 
水氮运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水氮生产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3
《麦类作物学报》2015年第8期1141-1147,共7页马伯威 王红光 李东晓 李瑞奇 李雁鸣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08)
为从小麦高产和麦田环境安全兼顾角度探讨冬小麦种植的水氮运筹效应,于2013-2014年度在河北省藁城市,以冬小麦品种石麦18为材料,比较分析了节氮地面灌溉、限氮喷灌和限水限氮喷灌3个水氮运筹模式下冬小麦产量、水氮生产效率的差异。结...
关键词:冬小麦 水氮模式 籽粒产量 水氮生产效率 
河北省10000kg·hm^(-2)以上冬小麦产量构成及群个体生育特性被引量:23
《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第14期2718-2729,共12页王红光 李东晓 李雁鸣 李瑞奇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6B08);国家现代小麦产业技术体系(CARS-3-2-3);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12226425)
【目的】探索河北省小麦超高产水平从9 000 kg·hm-2向10 000 kg·hm-2突破的途径,明确河北省10 000kg·hm-2以上超高产小麦的产量结构特点和各个生育时期的群体、个体特征,以及适宜的生态条件,为进一步开展可稳定实现10 000 kg·hm-2...
关键词:冬小麦 10 000 kg·hm-2 产量构成因素 群体和个体性状 高产途径 河北省 
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18
《华北农学报》2015年第S1期133-138,共6页房琴 高影 王红光 李瑞奇 李雁鸣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北省项目区(2011BAD16B08)
为明确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超高产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夏玉米品种农单902为研究材料,于2013年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密度(设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株/hm^2共5个水平)和施氮量(300,375,450 kg/hm^2共3个水平...
关键词:密度 施氮量 夏玉米 干物质积累 产量形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