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状

作品数:79被引量:757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隋鑫王宇李旭任海付立东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播期和播量对小麦临农4357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山西农业科学》2024年第6期20-28,共9页张伟 史晓芳 逯腊虎 张婷 袁凯 雷梦林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YDZJSX20231C011);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03D211004-2)。
以小麦新品种临农4357为材料,采用播期和播量二因素裂区设计,2021—2023年在山西省襄汾县燕村试验田研究小麦生育进程、小麦群体构成、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规律,以明确播期和播量对该品种的群体结构、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关键词:冬小麦 临农4357 播期 播量 群体性状 产量 
播期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2024年第24期9-16,共8页尹逊栋 吕广德 亓晓蕾 陈永军 牟秋焕 孙盈盈 孙宪印 米勇 钱兆国 崔兆韵 邹俊丽 
国家小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小麦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泰安综合试验站”(CARS-03-61);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岗位专家”(SDAIT-01-05)。
为提高冬小麦产量,开展播期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的研究。本研究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中穗型品种‘山农18’和多穗型品种‘红地95’为试验材料,设置9月30日、10月10日、10月20日、10月30日4个播期,对不同播期条件下的株...
关键词:冬小麦 播期 穗型 株高 群体性状 产量 通径分析 
播量对不同品种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影响
《种子科技》2024年第12期15-18,共4页王轩 牛嘉瑞 贾奕非 雒涛 王军可 
为探索陕西关中灌区不同穗型小麦品种最适播量,以伟隆169、西农059和伟隆188这三个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不同播量(150、187.5、225 kg/hm^(2)),研究不同播量对小麦产量及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播量有助于小麦构建更为合理的群体,进而...
关键词:播量 小麦 群体性状及产量 
窄行条播与种植密度对小麦品种科茂53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农业科技通讯》2024年第2期72-76,共5页安学军 李晓静 何力剑 孙星 
保定市青年拔尖人才支持项目;河北省农业科学院院市合作项目(2023KJCXZX-LYS-21)。
为探明河北省北部冬麦区冬小麦进一步增产增效的调控途径,选用小麦品种科茂53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播种行距(15 cm、7.5 cm)和4个种植密度(每公顷基本苗270万株、330万株、390万株和450万株)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播种行距和密度下多...
关键词:冬小麦 行距 密度 群体性状 籽粒产量 
行距和密度组合对冬小麦群体性状的影响研究
《江西农业》2023年第16期31-33,共3页张晓燕 
种植行距与种植密度是影响冬小麦质量与产量的重要因素,研究种植行距和密度组合对冬小麦群体性状的具体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确定适宜的冬小麦种植行距和密度组合,对于提高冬小麦质量与产量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采用试验田对比实验的研...
关键词:华北平原 冬小麦 行距配置 种植密度 
晚播及过晚播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天津农业科学》2023年第2期27-33,共7页梅丽 连艺佳 孟范玉 周吉红 李润枝 王俊英 
北京市科技转化与推广服务项目(2130106)。
2021年为北京市冬小麦历年播种持续时间最长年份,晚播比例达87.1%。为探明晚播及过晚播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分别调查了多穗型品种‘航麦247’和大穗型品种‘济麦22’在5个自然播期下的表现。结果表明:晚播及过晚播小麦生育期...
关键词:冬小麦 播期 品种 群体性状 个体性状 产量 
不同播期下春季追肥方式对冬小麦产量及群体性状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2年第8期158-164,共7页易媛 张会云 刘东涛 马红勃 刘立伟 赵娜 冯国华 
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KC21131);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 3-2-10);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BE2018340-02);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以江麦869、徐麦178为供试品种,通过设置不同播期与春季追肥方式的互作处理,探究不同播期条件下缓释肥替代尿素的增产效果,以期为江苏淮北地区实现小麦高产高效轻简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江麦869和徐麦178的适宜播期分别为10月1...
关键词:小麦产量 群体质量 播期 追肥方式 轻简化 
不同花色凤仙花群体性状变异分析被引量:1
《浙江林业科技》2022年第4期37-43,共7页章彦君 王艺光 周杰 房振龙 赵宏波 
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21C02071);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C02036)。
以同一种源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不同色系群体为研究对象,针对凤仙花不同花色株系的观赏性状展开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群体凤仙花根据花色可分为白色系、粉色系、红色系、紫色系和紫红色系5种色系;在CIE L*a*b*颜色系统中,粉色...
关键词:凤仙花 花色 CIE L*a*b*颜色系统 数量性状 
播期和播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群体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2
《河南农业科学》2022年第7期13-21,共9页易媛 马红勃 王静 张会云 赵娜 朱雪成 张娜 刘东涛 
徐州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KC21131);徐州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基金项目(RC2019001);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 3-2-10);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BE2018340-02);现代作物生产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为明确淮北麦区不同穗型小麦品种不同播期条件下适宜的播种量,以多穗型品种徐麦40和大穗型品种徐麦41为材料,设置适期播种(10月10日)和晚播(10月25日)2个播期,每个播期下设常规播量(D1,适期播种为120 kg/hm~2,晚播为180 kg/hm~2)、1.25...
关键词:小麦 播期 播量 产量 多穗品种 大穗品种 群体性状 
种植密度对青海高寒山区青麦10号春小麦群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6期3-6,共4页朱丽丽 李想 宋生禄 李文军 王元兰 王富姐 徐慧君 陈志国 
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INASEED);海西州财政支持农业项目(HXNM-001);青海省种子工程项目(2019016);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2020-NK-122)。
利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研究种植密度对春小麦品种青麦10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确定其在青海春麦主产区适宜的种植密度。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青麦10号各农艺性状的影响显著,综合各群体性状指标,以中密度处理(675万粒/hm2)...
关键词:小麦 青麦10号 群体性状 产量 青海高寒山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