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2JZD039)

作品数:40被引量:1332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于志刚郭旨龙于冲于志强李怀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政法大学格拉斯哥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法律适用》《中国检察官》《刑法论丛》《法学评论》更多>>
相关主题:网络犯罪犯罪司法解释制裁刑事政策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类型化与制裁思路被引量:62
《政治与法律》2016年第9期13-29,共17页于志刚 李源粒 
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JZD039)的阶段性成果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犯罪需要进行法律框架内的具体化与规范层面的类型化。对于数据犯罪危险的类型化方法主要有宏观与微观、主观与客观、静态与动态三种路径,从各种不同侧面综合剖析。数据犯罪的危险体现为不确定性及复杂性。对于此种危...
关键词:网络犯罪 数据犯罪 刑事立法 刑事政策 大数据 
网络的演变态势与信息安全的升级
《保密工作》2016年第9期48-49,共2页郭旨龙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这样概括20年来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走过了以计算机为中心、以图形作为主要界面的PC时代,走过了以软件为中心的网络时代,走到了以数据为中心的云计算时代,走到了一个以应用为中心、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物联网时...
关键词:网络时代 信息安全 演变态势 中国互联网 中国工程院院士 PC时代 网络安全 计算机 
网络犯罪的定量评价机制被引量:2
《法律和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230-254,共25页郭旨龙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项目号:12JZD039)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安全犯罪日益受到刑法重视,出现了'预备行为实行化'的趋势,反映在在国家安全犯罪中利用网络侵害国家秘密的或者传播相关信息的行为,在公共安全犯罪中网络恐怖犯罪采用行为犯入罪标准。在信息领域公共安全犯罪中,网络攻击行为入罪改...
关键词:网络违法犯罪 定量评价 入罪 网络故障 危害公共安全 黑客技术 行为犯 帮助行为 国家秘密 信息系统 
关于建立国家犯罪记录数据库和查询制度的建议被引量:9
《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6年第3期3-9,共7页于志刚 
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项目号:12JZD039)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犯罪记录数据查询制度具有公共利益维护和犯罪人权益保障的双层功能,是我国急需建立的基础性司法制度,以现有的行政机关人员数据和司法机关的犯罪行为数据为基础,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国家犯罪记录信息数据库,并通过数据库管理规则和...
关键词:犯罪记录数据库 犯罪记录查询 犯罪信息 查询规则 
中国互联网领域立法体系化建构的路径被引量:14
《理论视野》2016年第5期37-42,共6页于志刚 
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JZD039)的阶段性成果
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不能仅着眼于立法的数量和速度,更应当注重立法的科学性。为实现我国互联网立法的体系化建构,必须明确信息时代立法更新网络因素全面介入的全局立法理念,平衡"防控"和"引导"两种价值取向的基本立法思路,树立网络主...
关键词:互联网领域立法 网络社会 法律更新 体系化建构 
网络空间中犯罪帮助行为的制裁体系与完善思路被引量:146
《中国法学》2016年第2期5-24,共20页于志刚 
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项目批准号:12JZD039)的阶段性成果
传统犯罪帮助行为在网络空间呈现出全新特性,对于传统刑法制裁体系带来严重冲击。当前,刑事立法、司法为制裁网络犯罪帮助行为建立的"单向双轨三核"应对模式存在着单向基本思路偏颇、刑事法网不严、责任认定失位的缺陷。树立双向思维模...
关键词:网络犯罪 帮助行为 共同犯罪 共犯的正犯化 
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制裁思路——兼评刑法修正案(九)相关条款被引量:17
《政法论坛》2016年第1期93-102,共10页时斌 
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2JZD039)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信息化社会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信息生产、传播机制发生变化,给天生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虚假信息犯罪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扰乱了社会秩序,并且呈现出泛滥之势。然而能够纳入刑法评价视野...
关键词:虚假恐怖信息 虚假信息 社会秩序 司法策略 
缔结和参加网络犯罪国际公约的中国立场被引量:36
《政法论坛》2015年第5期91-108,共18页于志刚 
中国政法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支持计划资助项目;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项目号:12JZD039)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世界各国在网络安全领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分歧巨大。欧洲《网络犯罪公约》不符合目前网络犯罪的趋势,也不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应当在联合国框架下制定新的国际性公约。中国应当...
关键词:网络犯罪 网络安全 国际公约 中国立场 网络主权 
网络数据安全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刑法完善被引量:54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64-78,159,共15页李源粒 
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2JZD039)的阶段性成果
大数据时代网络数据安全与个人信息安全成为亟待关注的时代议题,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面临现实的需求与挑战。我国刑法现有的规范体系和个人信息保护模式存在不足。具体而言,公民个人信息的概念界定上采静态方式,规范层面范围狭隘,而理论层...
关键词:网络数据 个人信息 安全 刑法 体系完善 
三代网络环境下网络犯罪的时代演变及其立法展望被引量:32
《法学论坛》2015年第4期94-101,共8页李怀胜 
201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信息时代网络法律体系的整体建构研究>(12JZD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受三代网络环境中应用功能重心的变化,网络安全风险先后经历了技术性风险、内容性风险以及多重复合风险这三个发展阶段。网络犯罪的指向从最初的技术性侵害,发展到后来的利益性侵害,直到过渡到目前的现实关系侵害。犯罪指向的变化引起...
关键词:网络犯罪 网络安全风险 网络安全保护 网络安全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