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4-04)

作品数:5被引量:23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曲永强王海龙潘建国翟明国潘中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中国石油甘肃省地矿局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更多>>
相关期刊:《高校地质学报》《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地质通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更多>>
相关主题:华北地块北缘华北陆块沉积构造演化超大陆古亚洲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华北地块北缘中新元古界沉积构造演化被引量:36
《高校地质学报》2013年第1期109-122,共14页潘建国 曲永强 马瑞 潘中奎 王海龙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04-04)
根据文献资料及对研究区8条实测剖面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Columbia超级大陆的裂解导致华北陆块北缘大陆裂谷盆地的形成。随着大陆进一步伸展和洋壳的形成,华北地块北缘逐渐发展为被动大陆边缘。在1400Ma左右,即铁岭组沉积后,华北地...
关键词:华北地块北缘 中新元古代 构造演化 大陆边缘 超大陆 
燕辽裂陷槽中元古界不整合面的性质被引量:12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2年第2期11-22,共12页曲永强 潘建国 梁利东 杨祖锋 王海龙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04-04)资助
燕辽裂陷槽中元古代沉积层序中出现多个沉积间断和不整合面。本次研究对其中的5个不整合面进行野外考察,分析其地质特征并进行地层对比,最后判断其性质。大红峪组底部、高于庄组底部和杨庄组底部的不整合面是沉积属性,其中大红峪组底部...
关键词:燕辽裂陷槽 中元古界 不整合面 海侵超覆 构造抬升 
华北地块北缘上石炭统—中三叠统碎屑锆石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36
《地质通报》2011年第10期1485-1500,共16页马收先 孟庆任 曲永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燕山构造带中部晚侏罗世火山沉积演化及构造意义>(批准号:40972151);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外贝加尔-华北断面(南段):地质构造格局及成矿背景>(编号:KZCX2-YW-Q04-04)
利用碎屑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对平泉地区晚石炭世—中三叠世地层进行物源分析,重塑内蒙古隆起的隆升历史,进而探讨古亚洲洋的闭合过程。5个样品的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由5个年龄峰组成:峰1中晚二叠世(270~250Ma)、峰2晚石炭世...
关键词:古亚洲洋 华北地块北缘 晚石炭世—中三叠世 LA-ICP-MS碎屑锆石U-Pb年龄 
化皮背斜中新元古界油藏条件分析被引量:2
《岩性油气藏》2011年第5期33-37,共5页曲永强 张虎权 刘利勤 王海龙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04-04)资助
对冀北地区中新元古界生、储、盖组合的分析,以及对该区化皮背斜的野外观察,认为由洪水庄组、铁岭组和下马岭组构成的地层组合是研究区最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化皮背斜油气藏形成于三叠纪时期,背斜顶部铁岭组上段及以上大部分地层已...
关键词:中新元古界 化皮背斜 古油藏 冀北地区 
克拉通化与华北陆块的形成被引量:159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1年第8期1037-1046,共10页翟明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0303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批准号:90714003);中国科学院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04-04)资助
克拉通化是稳定的大陆形成的重要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未见重复.华北克拉通的形成经历了两期克拉通化事件,为理解早期陆壳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难得的实例.第一期克拉通化发生在新太古代末期,很可能是在2.53~2.60Ga的微陆块拼合之后很短...
关键词:克拉通化 华北 陆块形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