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6024)

作品数:5被引量:7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学忠李艳娥赵晓燕郭祥云陆小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防灾科技学院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防灾科技学院学报》《中国地震》《地震》更多>>
相关主题:地球自转空区小震文安地震地震前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的月尺度频度分布特征被引量:4
《地震》2010年第2期20-28,共9页陈学忠 郭祥云 李艳娥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6024);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23)资助
利用Kolmogorov-Smirnov分布检验法,对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的月尺度频度分布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ML≥3.0地震活动半年频度符合正态分布,而2000年以来ML≥2.0级地震活动月频度符合泊松分布。对半年频度和月频度分布随时间...
关键词:龙门山断裂带 地震活动 月尺度频度 分布特征 
全球强震活动纬度分布特征及其解释被引量:4
《地震》2010年第1期28-35,共8页陈学忠 李艳娥 赵晓燕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6024);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23)资助
利用1900年以来全球MS≥7.0地震目录,分析了全球强震随纬度分布特征,得到的结果显示:全球强震主要分布在35°S^65°N之间,中心点在15°N附近,而非以赤道为对称点的分布;在0°~180°W之间的地震,主要分布在45°S^15°N之间,中心点在15°...
关键词:全球强震 纬度分布 地球自转 岩石圈块体 相互作用 
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看地震的成因被引量:4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7-12,共6页陈学忠 赵晓燕 李艳娥 陆小华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6024);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23)资助
通过对汶川8.0级地震与地球自转的关系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地震成因观点,认为地震的根本原因在于地球自转速率的变化。地球岩石圈由大小不同、质量不同的块体组成。比如,大洋块体薄、质量轻,大陆块体厚、质量重。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时,...
关键词:地球自转 汶川地震 地震成因 
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M_S5.1地震前震中周围地区小震视应力随时间的变化被引量:56
《中国地震》2007年第4期327-336,共10页陈学忠 李艳娥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106024);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23)资助
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发生MS5.1地震,震前的2001年10月始在震区附近形成了ML≥1.5地震空区,这次地震发生在该空区边缘。本文在近震源条件下,根据Brune模式,利用北京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观测到的波形资料,测定了该空区边缘发生的20次ML≥2....
关键词:文安地震 空区 视应力 
1999年11月29日岫岩5.4级地震序列震源参数测定及标度关系分析被引量:19
《地震》2007年第4期59-67,共9页李艳娥 陈学忠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106024)
根据Andrews谱积分的方法,采用近震源Brune圆盘模型,测定了1999年11月29日辽宁岫岩MS5.4地震序列的震源参数。结果表明,得到辐射能量与震级的关系,与古登堡-里克特给出的关系基本一致;地震矩与震级的关系中斜率和截距都小于陈培善等给...
关键词:岫岩地震序列 震源参数 标度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