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1)

作品数:35被引量:196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训华韩波温珍河尚鲁宁郭兴伟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中国海洋大学陕西省农业遥感信息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高技术通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冲绳海槽南黄海地壳结构OBS地质意义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海OBS深部地学探测断面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21年第21期2728-2744,共17页吴志强 张训华 孟祥君 祁江豪 李阳 赵维娜 马龙 侯方辉 黄龙 田振兴 王忠蕾 尚鲁宁 庞玉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6083,919582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2015ASKJ03);国家海洋地质专项(DD20190365,DD20190377)资助。
利用主动源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简称OBS)进行东海地壳深部结构地震探测,对探讨东海大地构造演化意义重大.采用立体气枪阵列延迟激发震源新技术,完成了一条横跨东海陆架盆地-琉球岛弧的OBS深部地学地震探测测线(OBS-201...
关键词:东海陆架盆地 冲绳海槽盆地 海底地震仪(OBS)深部地学探测 地壳性质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variation and extensional break-up in the Western Pacific back-arc region based on a wide-angle seismic profile被引量:2
《Geoscience Frontiers》2021年第3期296-313,共18页Jianghao Qi Xunhua Zhang Zhiqiang Wu XiangjunMeng Luning Shang Yang Li Xingwei Guo Fanghui Hou Enyuan He QiangWang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Basic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a(Grant No.2013CB429701);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s.41606083,91958210,41606050 and 41210005);AoSha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jects of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2015ASKJ03);National Marine Geological Special Project(DD20190236,DD20190365,DD20190377)。
The marginal sea and back-arc basi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tectonics due to their unique tectonic location.To understand the deep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back-arc region,we present a 5...
关键词:Western Pacific back-arc region Back-arc extension Wide-angle reflection/refraction seismic profile High-velocity zone Plate subduction retreat Tectonic migration 
西太平洋弧后地区新生代构造迁移的深部地震证据被引量:9
《地球科学》2020年第7期2495-2507,共13页祁江豪 吴志强 张训华 温珍河 孟祥君 尚鲁宁 侯方辉 胡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606083,919582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No.2013CB42970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No.2015ASKJ03);地质调查项目(Nos.DD20190236,DD20190365,DD20190377)。
为了研究西太平洋弧后边缘海盆地的深部构造特征,于2015年在东海琉球岛弧弧后地区布设了一条穿过东海陆架盆地、钓鱼岛隆褶带、南冲绳海槽地区和琉球岛弧的主动源广角反射/折射深部地震剖面.利用走时正演和反演的方法得到的二维速度结...
关键词:西太平洋弧后地区 弧后拉张 OBS 深部结构 下地壳高速体 构造迁移 海洋地质 
利用PARKER变密度多层界面快速反演技术反演渤海地区密度界面被引量:3
《高技术通讯》2020年第6期637-643,共7页韩波 张菲菲 田振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206050);973计划(2013CB429701);国土资源大调查(1212010511302)资助项目。
利用重力资料反演地下密度界面对于了解地壳深部结构、区域地质及资源矿产勘探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基于渤海地区的重力资料,利用PARKER变密度多层界面快速反演技术,反演了渤海地区密度界面。共反演了4个密度界面,由浅到深分别为第四...
关键词:渤海 重力异常 密度界面 
冲绳海槽南部海底热液活动区地形地貌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5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9年第4期12-22,共11页尚鲁宁 陈磊 张训华 曾志刚 张勇 骆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鱼山-久米断裂带构造特征及其对中新世以来东海东部构造演化的分隔控制”(41606050);“冲绳海槽北部火山岩三维位场统计学联合反演及多属性聚类成像”(41506085);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东部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成果集成与应用”(DD2016013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典型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成矿机理”(2013CB429701)
为了进一步理解构造地质过程对弧后盆地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的影响和控制,以实测和收集的多波束资料为基础,对冲绳海槽南部多个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精细刻画。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从构造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热液区地形地貌...
关键词:海底地形 热液活动区 多波束 海底构造 冲绳海槽 
构造地质过程对冲绳海槽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的控制研究综述被引量:3
《海洋通报》2018年第5期494-505,共12页尚鲁宁 张训华 张勇 曹瑞 杨传胜 韩希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6050;41506080;41506083);中国海域百万区调成果集成(DD2016013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1)
在对冲绳海槽及邻区构造地质学和热液地质学调查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将深部地球动力学机制、冲绳海槽形成演化、岩浆作用过程、热液系统结构、流体循环模式和成矿作用特征等多方面的问题,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下,探讨了冲绳海槽...
关键词:海底热液活动 成矿作用 构造地质过程 初生弧后盆地 冲绳海槽 
南黄海北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史模拟研究被引量:18
《地球物理学报》2017年第8期3177-3190,共14页庞玉茂 张训华 郭兴伟 肖国林 朱晓青 
国家海洋地质专项项目(DD2016014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701);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210005)共同资助
盆地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控制和影响着浅部的构造热演化过程,针对南黄海北部中、新生界断陷盆地,将地球动力学模拟技术与传统古温标法相结合,对研究区中、新生代伸展断陷期演化以来的构造热演化史进行了研究.对基于改进McKenzie模型的数...
关键词:南黄海盆地 构造沉降 构造热演化史 地温场 数值模拟 
南黄海中部隆起二叠纪-三叠纪菊石的发现及其意义被引量:18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第3期121-128,共8页郭兴伟 朱晓青 牟林 徐扬 庞玉茂 蔡来星 张训华 刘健 卢辉楠 
国家海洋地质729专项项目(DD2016014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10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3CB429701);泰山学者工程(ts201511077);地质调查专项(121201004000150013)
大陆架科学钻探CSDP-2井,是南黄海中部隆起上的唯一深钻,是揭示中-古生代海相地层时代,恢复沉积和构造环境的基准井。菊石是二叠纪至三叠纪的重要古生物,在指示地层时代和恢复古地理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在CSDP-2井岩心中发现多块...
关键词:大陆架科学钻探 菊石 吴家坪阶 格里斯巴赫阶 南黄海 
沉积速率与基底蓄水层流体活动对冲绳海槽海底热流值的影响被引量: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7年第2期11-23,共13页孟林 张训华 温珍河 韩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3CB429701)
冲绳海槽海底热流值高且离散性强、热液活动发育,这一地热特征主要表现在海槽南段与中段,其形成与沉积过程和浅层基底水热活动密切相关。首先依据居里点深度资料计算海底热流背景值,并与实测热流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冲绳海槽的海底热流...
关键词:地热特征 沉积速率 基底流体活动 海底热流 冲绳海槽 
三瞬属性在南黄海第四纪地震地层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0
《海洋学报》2016年第7期117-125,共9页赵维娜 张训华 吴志强 密蓓蓓 陈珊珊 
大陆架科学钻探项目(GZH20110020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13CB429701)
浅剖和单道地震是大范围研究新近纪以来沉积特征的主要技术方法,由于地震资料分辨率的限制,往往只能划分大的沉积单元,不能识别亚相、微相等,而地震资料的瞬时属性可以更加精细地刻画地层信息。基于2013年在南黄海陆架获得的单道地震资...
关键词:瞬时相位 瞬时振幅 瞬时频率 第四系划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