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热液活动

作品数:81被引量:319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翟世奎曾志刚李怀明于增慧殷学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南印度洋中脊53°E百神海山表层沉积物物源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的指示
《应用海洋学学报》2024年第3期451-461,共11页钟晓珂 陶春辉 金爱民 廖时理 周建平 邓显明 
大洋十三五课题(DY135-S1-1-01)。
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具有形成大型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堆积体的潜力,其中拆离断层控制的热液区常具规模大、富Cu、Au等特征。百神海山位于超慢速扩张西南印度洋脊Gallieni转换断层内角处,发育拆离断层构造,具有产出热液活动的有利构造条件,但...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 远洋沉积物 百神海山 海底热液活动 沉积物源分析 西南印度洋中脊 
西南印度洋中脊51°E(#26洋脊段)地质特征及其对海底热液活动的指示被引量:2
《海洋地质前沿》2023年第4期14-22,共9页董振 梁锦 曹志敏 贺惠忠 陈亮 吕修亚 孙金烨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龙旂’热液区成为首个公海世界自然遗产的可行性研究”(SZ2201)。
在海底多金属硫化物调查过程中,对于已知热液区需要精细地质填图工作,而这种填图往往存在覆盖面积较小、所包含的地质要素较少以及与区域构造作用和岩浆活动联系不足等问题。基于历年大洋航次在西南印度洋中脊#26洋脊段(51°E区域)所获...
关键词:底质类型 热液异常 #26洋脊段 西南印度洋中脊 
我国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阶段性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海洋与湖沼》2021年第6期1333-1349,共17页曾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8213号;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42020402号;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GEOGE-02号;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33137KYSB20170003号;大洋“十三五”深海资源潜力评估项目,DY135-G2-1-02号;泰山学者工程专项,ts201511061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429700号。
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研究是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和深海开发的切入点之一。近十年来,中国在西太平洋弧后盆地、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洋中脊和印度洋脊,发现了一批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围绕着热液活动区的硫化物、流体、热液柱、生物等热液产...
关键词:海底热液活动 深海研究 探测技术 未来发展 
海底热液活动的环境与产物被引量:8
《海洋科学》2020年第7期143-155,共13页曾志刚 陈祖兴 张玉祥 杨娅敏 李晓辉 齐海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958213);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GEOGE-02);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33137KYSB20170003);大洋“十三五”深海资源潜力评估项目(DY135-G2-1-02);泰山学者工程专项(ts20151106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429700)。
近23年的调查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分布于洋中脊、弧后盆地、岛弧和热点等环境的海底热液活动发育在多种围岩类型之上,包括超基性岩石、基性岩石、中性岩石、酸性岩石和沉积物。海底热液活动经历了岩浆去气作用、流体-岩石/沉积物相互作用...
关键词:热液环境 热液产物 喷口流体 物质循环 
4500米级自主潜水器行“潜龙三号”——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成果被引量: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9年第4期F0002-F0002,I0001,共2页许以军 刘健 
海底热液活动是20世纪海洋科学和地球科学研究中的重大发现之一,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海洋、地球和生命科学等多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海底热液喷口是热液活动的突出表现,它除了自身的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其附近形成的多金属硫化物矿床和...
关键词:自动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 自主潜水器 海底热液活动 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科学研究价值 沈阳 海洋科学 
构造地质过程对冲绳海槽热液活动及成矿作用的控制研究综述被引量:3
《海洋通报》2018年第5期494-505,共12页尚鲁宁 张训华 张勇 曹瑞 杨传胜 韩希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06050;41506080;41506083);中国海域百万区调成果集成(DD20160137);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429701)
在对冲绳海槽及邻区构造地质学和热液地质学调查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的基础上,将深部地球动力学机制、冲绳海槽形成演化、岩浆作用过程、热液系统结构、流体循环模式和成矿作用特征等多方面的问题,纳入到统一的框架下,探讨了冲绳海槽...
关键词:海底热液活动 成矿作用 构造地质过程 初生弧后盆地 冲绳海槽 
构造-岩浆作用对热液活动的控制机理:马努斯海盆为例被引量:2
《海洋科学》2018年第5期163-171,共9页马瑶 殷学博 王晓媛 陈帅 曾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06052;41476044;41325021;41306053)~~
综述了马努斯海盆热液区构造特征、基底差异,结合马努斯海盆热液区热液活动与构造-岩浆特征,探讨了二者的耦合关系,以及构造-岩浆作用对热液活动的影响和控制。马努斯海盆位于西南太平洋俾斯麦海的东北部,是世界上扩张速度最快的海盆之...
关键词:海底热液活动 弧后盆地 马努斯海盆 PACMANUS热液区 DESMOS热液区 SUSU Knolls热液区 
岩浆作用对海底热液系统物质的贡献被引量:4
《海洋科学》2018年第4期153-161,共9页张侠 翟世奎 于增慧 王淑杰 蔡宗伟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13CB429702)。
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证据和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主要形式,并对近期研究工作的主要方向进行了探索性分析。提出岩浆作用对热液系统物质贡献的形式除了传...
关键词:海底热液活动 岩浆作用 物质贡献 证据与形式 近期研究重点 
关于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系统模式的思考被引量:12
《地球科学》2018年第3期835-850,共16页王淑杰 翟世奎 于增慧 国坤 张侠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13CB429702)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往往与岩浆作用相伴生.传统的热液系统循环模式认为:海水沿裂隙(通道)下渗,被加热并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萃取岩石中的金属元素,形成热液流体并上涌喷出海底,沉积生成多金属硫化物矿体.这一模式合理地解释了构成现代海...
关键词:岩浆作用 海底热液活动系统 双扩散对流循环模式 弧后盆地 冲绳海槽 
“向阳红01”船在南大西洋获取海底热液“烟囱体”
《科学家》2017年第22期134-134,共1页
正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暨中国大洋46航次科考的“向阳红01”船近日获取多个海底热液“烟囱体”,为研究海底热液活动提供重要样本。
关键词:海底热液活动 南大西洋 烟囱  中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