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研究

作品数:49被引量:14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汪品先尹宏秦蕴珊高峰陈松丛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国外科技动态》《海洋与湖沼》《中学物理教学参考》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沟的前世今生--为什么深海研究要瞄准海沟?
《海洋世界》2022年第11期44-55,共12页孔秀 
人的一生,经历胚胎期→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青年一中年→老年,最后走向死亡,生老病死,自然规律。你知道吗?海洋也会经历相似的过程,胚胎期→婴幼儿期→青壮期→衰落期→残留期→消亡期,这个过程被称为威尔逊旋回(Wilson cycle),深...
关键词:地质演变 胚胎期 生命演化 婴儿期 重大科学问题 残留期 前世今生 衰落期 
汪品先 探究深海大洋的科学真理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22年第5期1747-1747,共1页
汪品先(1936年11月—),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致力于推进我国深海科技的发展,开创了我国古海洋学研究,提出了气候演变低纬驱动等学术新观点。在南海主持实现了中国海首次大洋钻探,近来主持完成了我国最大的深海研究计划“...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士 气候演变 大洋钻探 古海洋学 深海研究 深海大洋 汪品先 
我国海底热液活动研究的阶段性进展与展望被引量:1
《海洋与湖沼》2021年第6期1333-1349,共17页曾志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958213号;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42020402号;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GASI-GEOGE-02号;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133137KYSB20170003号;大洋“十三五”深海资源潜力评估项目,DY135-G2-1-02号;泰山学者工程专项,ts201511061号;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CB429700号。
海底热液活动调查研究是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和深海开发的切入点之一。近十年来,中国在西太平洋弧后盆地、东太平洋海隆、大西洋洋中脊和印度洋脊,发现了一批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围绕着热液活动区的硫化物、流体、热液柱、生物等热液产...
关键词:海底热液活动 深海研究 探测技术 未来发展 
南海深部过程的探索
《新华文摘》2021年第2期120-125,共6页汪品先 
世界上深海大洋的研究极不均匀,历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富国边上的深海研究最多,处在美国和英国之间的北大西洋,就成了世界海洋科学的圭臬,而发展中国家边上的深海就显得冷落。不过,最近10年中,世界的深海研究冲出来一匹黑马,这就是...
关键词:海洋科学 深海研究 深海大洋 深部过程 北大西洋 南海 发展中国家 
WHATS-3:—款改进用于深海地质流体研究的流通式多瓶流体采样器
《海洋地质》2020年第1期24-38,共15页Junichi Miyazaki Akiko Makabe Yohei Matsui 王先庆(译) 
深海地质流体系统,如热液喷口和冷泉渗漏是了解地球海底环境的关键。流体化学为阐明这些生态系统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提供了重要信息。为了准确评估深海地质流的流体和气体的性质,精心设计的耐压流体采样器是必不可少的,它们...
关键词:流体取样器:气密取样器 深海研究 热液 流体化学 
清华大学海洋中心 深海研究创新基地实验办公楼
《江西教育(教学版)(B)》2019年第11期F0004-F0004,共1页
清华大学海洋中心是为清华大学新成立的深海研究创新基地而设计的一栋实验及办公楼。它位于深圳西丽大学城清华研究生院的东端,紧邻主校门。设计师借助设计海洋中心的契机,让这栋建筑以一种崭新的姿态介入校园生活,使其呈现一种与以往...
关键词:清华大学 建筑风格 创新基地 公共设施 大学城 空间流动 校园生活 跨学科 
南海——深海科学的天然实验室被引量:1
《世界科学》2019年第10期1-1,共1页汪品先 
当今世界的海洋里,可以说南海受到的关注度最高。南海面积还不到世界大洋的百分之一,可是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重要性之高,与其大小不成比例。对于中国来说,平均深度1 200多米的南海,就是我们岸外主要的深海。人类历来在海面和海岸上开发...
关键词:深海研究 大洋钻探 
ODP大洋钻探计划,1985-2003
《地球科学进展》2019年第10期F0002-F0002,共1页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计划及其前身的深海钻探(DSDP,1968-1983)是二十世纪地球科学领域历时最长,参加国家最多,也是最成功的国际合作。我国于1998年正式加入国际大洋钻探计划,1999年以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南海O...
关键词:大洋钻探计划 海洋地质学 深海钻探 ODP 深海研究 地球科学领域 DSDP 汪品先 
国际大洋钻探:可以迟到,但不能缺席
《国际人才交流》2019年第9期13-15,共3页 
国际大洋发现计划(IODP,2013—2023)及其前身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2003—2013)、大洋钻探计划(ODP,1985—2003)和深海钻探计划(DSDP,1968—1983)是20世纪至今地球科学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国际合作研究计划,在深海研究和地球科学领域...
关键词:大洋钻探 参与成员 深海研究 太平洋 深海钻探计划 
赤子丹心 深海见证——记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品先
《国土资源》2019年第9期24-25,共2页
2018年5月,南海西沙海域,一位年逾82岁的长者乘坐我国自主研制的'深海勇士'载人深潜器,9天内三次下潜至南海1400多米深的海底,每次在海底连续观测采样8个多小时,在深海首次获得'冷水珊瑚林'等一系列重要科学新发现,被誉为真正的'深海勇...
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品先 深海研究 科学观测 珊瑚林 深潜器 同济大学 海洋科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