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FLS007)

作品数:10被引量:2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金荣权闫孟莲胡安莲更多>>
相关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南都学坛》《中州学刊》更多>>
相关主题:地理史论《诗经·陈风》巫文化历史考察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周代胡国历史与地理论考被引量:1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20-122,共3页金荣权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周时期淮河流域方国研究"(2008FLS007)
胡国,归姓,本是北方媿(隗)姓赤狄部族的后裔。夏、商时媿姓的一支南迁至黄河南岸而进入中原腹地,西周时在淮河两岸建立胡国和弦国。西周的胡国位于河南省漯河市境,在春秋初期受郑武公的军事压迫而被迫向东南迁移至安徽阜阳境内,故城在...
关键词:胡国 归姓 娩姓 漯河 阜阳 
古吕国综考被引量:2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33-36,共4页金荣权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周时期淮河流域方国研究";项目编号:2008FLS007
作为姜姓的古吕国,本为远古时期炎帝部族的后裔,在舜时期,伯夷因治水有功而被封于吕国,其地在山西境内,历经夏、商至西周前期。到西周中晚期,为了防御南楚,周宣王将吕国迁封于河南南阳。南阳之吕于公元前688至前683年间被楚国吞并。至...
关键词:吕国 南阳 新蔡 姜姓 
养国青铜器与养国历史考察被引量:3
《中州学刊》2011年第2期167-170,共4页金荣权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周时期淮河流域方国研究>(2008FLS007)
养国是周代的一个小诸侯国,它与江、黄等同为嬴姓,夏王朝以前主要在山东地区,后来逐渐向中原迁移,夏商时期主要活动在河南平顶山地区的汝水两岸,因养水、养陵而称为养氏。西周时南下淮河上游的桐柏地区建立养国,春秋前期归属于楚。养国...
关键词:养国 养国青铜器 嬴姓 养国历史 月河 
古项国历史与地理考略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32-134,共3页胡安莲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周时期淮河流域方国研究"(2008FLS007)
项国源于姬姓的黄帝部族,其远祖为黄帝之裔伯儵,别为姞姓钤缁疃诹晌鞯厍?后南迁至黄河北岸,至周代姞姓的一支南迁至淮河北岸建立项国??643年为鲁所灭。当楚人势力向北扩展之后,项地遂为楚人所有。项国故城在今河南省沈丘县槐...
关键词:项国 项城 项县 沈丘 
陈国文化与《诗经·陈风》被引量:4
《中州学刊》2010年第5期195-199,共5页金荣权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周时期淮河流域方国研究"(2008FLS007)中期研究成果
陈国始封于西周初年,建都于今淮阳县城东的新蔡河西岸,亡于公元前479年,前后延续500多年。陈地的土著文化在夏商及其以前为东夷文化,至周代又充分吸收了中原文化,从而形成了根深蒂固且特色独具的地域文化。尽管陈国在春秋时成为楚人的附...
关键词:陈国文化 《诗经·陈风》 巫文化 
古江国地理与历史论考被引量:5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89-92,共4页金荣权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FLS007)
西周初期,作为东夷部族一支的江国远离东夷的中心地带,没有受反周军事行动所波及,在成王、周公平定东夷叛乱之后,为了安抚夷人,江、黄两部族同时受封于淮河上游为子爵侯国。古江国的属地当在今河南正阳县南部、信阳市平桥区东北部和罗...
关键词:江国 嬴姓 安阳 江城 江国青铜器 
息国历史与地理论考被引量:4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闫孟莲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FLS007)
息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方国早在商代便已存在于豫南地区,主要活动于淮河上游南岸的今信阳市罗山、光山境内。至西周时期,周武王于公元前1046年在商代息国旧地重新分封同姓方国,也称为息国,文王第三十七子羽达为第一代息国君主。周代息国始...
关键词:息国 息县 息妫 
赖国地望与赖、厉关系论考被引量:2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139-142,共4页胡安莲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8FLS007)
从汉代以来,文献中对赖国地望的记载多有出入。关于赖国的地理位置,主要有四种说法:鹿邑县境,随州市西北,息县包信乡,商城县南。由于"赖"与"厉"在古代文献中通假,后来诸多典籍将"赖"与"厉"视为同一诸侯国。从而导致了异说纷呈,且不可调...
关键词:赖国 厉国 厉乡 褒信 鄢城 
弦国历史与地理论考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第4期115-116,共2页闫孟莲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周时期淮河流域方国研究"(批号:2008FLS007)中期研究成果
弦国源于北方狄人的一支隗姓的赤狄,是古老的炎帝部族的后裔。早在商代便已进入中原,西周时在豫南建国,为子爵,公元655年楚人灭弦。弦国故地在汉代轪县和西阳两县之间,即今天罗山县西北部,北为息国,西北为江国,东边是黄国,弦国的建立体...
关键词:弦国 隗姓 光山 仙居 
古黄国历史变迁与文化特征综论被引量:3
《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170-173,共4页金荣权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两周时期淮河流域方国研究>(2008FLS007)
黄国先民即夏商时期东夷之一支的黄夷。因黄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被楚所亡是在情理之中。黄国文化在保留东夷本土文化因子的基础上,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并在器物制造技术、纺织技术、雕刻与绘画技术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有些甚至超...
关键词:黄国 中原文化 黄国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