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指导项目(YQ2013003)

作品数:4被引量:2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栋陈连生田亚强宋进英赵远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材料热处理学报》《钢铁钒钛》《热加工工艺》更多>>
相关主题:Q&P钢残余奥氏体残留奥氏体组织及力学性能MN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配分过程中低碳硅锰系Q&P钢残余奥氏体研究
《钢铁钒钛》2014年第6期97-101,共5页陈连生 杨栋 田亚强 宋进英 赵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54004);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YQ2013003)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配分过程中低碳硅锰系Q&P钢的组织演变规律,分析残余奥氏体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Q&P钢塑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配分温度在450℃以上和配分时间在200 s以上都会使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发生分解,并伴...
关键词:Q&P钢 残余奥氏体 碳配分 
淬火温度对硅锰钢双相区保温+Q&P处理后组织性能影响被引量:2
《钢铁钒钛》2014年第5期117-121,共5页陈连生 赵远 田亚强 宋进英 杨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54004);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YQ2013003)
采用双相区保温—淬火—配分工艺对低碳硅锰钢进行热处理,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试验等,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对Q&P钢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淬火温度为220℃时,试验用钢综合力学性能最佳,抗拉强度达到1 400 MPa,延...
关键词:Q&P钢 淬火温度 残余奥氏体 组织 
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对低碳硅锰Q&P钢组织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热加工工艺》2014年第10期188-190,193,共4页陈连生 杨栋 田亚强 宋进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54004);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YQ2013003)
采用场发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拉伸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奥氏体化保温时间对双相区保温+Q&P热处理和Q&P热处理两种工艺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经Q&P热处理的实验用钢,在奥氏体区保温60 s时,得到的组织为马氏体+铁素体+残余奥氏体;经过...
关键词:奥氏体化 双相区保温 Mn配分 组织性能 
配分温度对低碳高强Q&P钢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被引量:19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4年第1期55-59,共5页陈连生 杨栋 田亚强 宋进英 魏英立 赵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54004);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YQ2013003)
采用光学显微镜、场发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配分温度对低碳高强Q&P钢的组织演变规律,并分析了配分温度对其力学性能和残留奥氏体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用钢0.20C-1.28Mn-0.37Si经过Q&P处理后,随着配分温度的升高,其抗拉强度...
关键词:配分温度 Q&P钢 组织性能 残留奥氏体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