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10JJD820006)

作品数:11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刘先辉高利红刘超余耀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华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时代法学》《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法律法律制度流域治理气候变化背景气候变化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古代流域生态治理法律制度及其现代启示被引量:8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52-59,共8页高利红 李培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820006)
中国古人经由长期常识理性的积累、提炼,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顺天应时"的流域生态治理法律理念,并构建出了符合流域生态治理时空规律的法律制度。古今流域治理问题的表现形式虽不尽相同,但受历史传统、法律文化、流域自然特征等多方...
关键词:流域治理 生态治理 顺天应时 
比例原则视角下地方环境行政规制合理化研究——以农作物秸秆禁烧为切入点被引量:6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年第12期79-87,共9页高利红 李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律主体研究"(批准号:10JJD820006)
地方政府作为行政区划内环境质量的法定责任主体,其环境保护义务的有效履行与行政规则的合理化程度密切相关。然而现阶段以"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为代表的地方环境行政规制,普遍存在规制目的错位、规制手段单一、利益衡量片面...
关键词:比例原则 地方环境行政规制 合理化 
“环境侵权”法律术语及其归责原则分析——杜增申与中铁二十局等环境噪声污染侵权案评释被引量:3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57-63,共7页刘先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82000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2016-gh-136);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在中铁二十局公司、河南禹亳铁路公司环境噪声污染案中,法院以"噪音标准是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和进行环境管理的依据,而非确定排污单位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界限"为由,认为行为的违法性并不是构成环境侵权行为的必要前提,而行为的致害性才是...
关键词:环境侵权 归责原则 类型化 
论我国动物保护的法律边界——以归真堂上市之争为切入点
《清华法治论衡》2016年第1期21-36,共16页高利红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律主体研究”(10JJD820006)阶段性成果之一;台达环境与教育基金会中达环境法学者计划资助。
一、问题的提出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本6000万元,成立于2000年的集中药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中药制药企业。公司主要从事黑熊养殖及熊胆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①2011年起,该企业谋求在中国证...
关键词:中国证券市场 创业板上市 法律边界 系列产品 中药研发 归真堂 中药制药企业 注册资本 
论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碳汇法律制度的构建被引量:8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26-30,158,共5页刘先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律主体研究"(项目编号10JJD820006)
森林碳汇原属于森林的自然属性,它却走入立法者的视野,通过设定权利和义务关系成为法律制度而具有了社会属性。究其原因,是因为气候变化导致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作为独立的客观存在,森林碳汇因具有稀缺性、价值性并具有民法上"物"...
关键词:森林碳汇制度 气候变化 碳汇交易 
“林权”概念的法学分析被引量:1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41-46,共6页刘先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律主体研究(10JJD820006);河南科技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作为森林法核心内容之一,"林权"概念的确定,直接关系着森林法体系的构建。在传统概念法学模式下,林权被定义为仅体现经济价值的集束性权利。随着时间的发展,以"林"为客体的社会关系不断涌现,林权体现的生态价值与其他非经济价值需要被...
关键词:林权 概念界定 法学分析 
森林法学的研究现状与反思——基于CSSCI法学类来源期刊论文的分析被引量:2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4年第3期55-62,共8页刘先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律主体研究"(项目编号:10JJD820006)
森林法学研究已经走过30年的历程。虽然该学科在基础理论研究、林权理论、森林法修改和林业执法、司法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着研究视野狭窄、质量不高等方面的不足。意欲拓宽森林法学研究领域、提高研究质量,需要法学思...
关键词:论文 森林法学 法学思维 
生态理念下森林分类经营的法律规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改林木登记、采伐制度为中心
《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4期4-9,共6页刘先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律主体研究"(10JJD820006);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森林法修改中的林木采伐许可法律制度研究"(2012B0510)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以不动产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行严格的行政许可实施森林经营。这种方法看似简单直接,却限制了林木所有者的积极性,并不利于实现林木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其他非经济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追求森林经济...
关键词:森林分类经营 动产 不动产 商品林 公益林 
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构建与发展被引量:4
《时代法学》2013年第4期36-42,共7页刘先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律主体研究"(10JJD820006)阶段性成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创新课题融通型拔尖人才培养项目"环境法律主体比较研究"(2012RT03)研究成果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自我认同和身份的象征,是该国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法律的角度厘清它的内涵与外延具有重要意义。应当从法律角度解释文化遗产的概念,梳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历程,阐述该法律部门体系化的构建,并以"生态...
关键词:文化遗产 构建 发展 
桎梏与突破:解决农村争水纠纷的制度资源探析被引量:2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59-64,共6页余耀军 刘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环境法律主体研究"(10JJD820006)
农村争水纠纷内生于农村复杂的矛盾网络体系。分水和争水的制度、实践与冲突一直韧性存在,具有历史延续性。解决农村争水纠纷存在着诸多现实困境,其原因在于水资源和水利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以及水资源存在相对和绝对短缺。我们必须多...
关键词:争水纠纷 制度绩效 水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