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5053)

作品数:172被引量:4030H指数:4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徐中民张勃张志强龙爱华程国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河西学院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主题:黑河流域虚拟水水资源生态足迹土地利用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河西走廊沙生灌木林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2
《水土保持通报》2013年第2期49-52,共4页张春梅 秦嘉海 金自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黑河流域生态恢复问题的研究"(40235053)
在河西走廊的风沙土区域,研究了梭梭、沙拐枣、花棒3种沙生灌木林对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沙生灌木林的风沙土孔隙度、团粒结构、蓄水量、有机质、碱效N、速效P、速效K、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枯落物积累厚度、枯落物...
关键词:沙生灌木林 风沙土 理化性质 
不同针叶林对祁连山森林灰褐土理化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第5期84-87,共4页秦嘉海 魏淑莲 金自学 刘金荣 谢晓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黑河流域生态恢复问题的研究"(40235053)
以祁连山针叶林树种青海云杉、油松、侧柏3种树种为研究材料,探讨了不同树种对祁连山森林灰褐土理化性质和水源涵养功能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孔隙度、团粒结构、物理性黏粒含量均为青海云杉>油松>侧柏;土壤容重、物理性砂粒含...
关键词:针叶林 祁连山 森林灰褐土 理化性质 水源涵养 
民勤灌区土壤特性与地表覆被的关系研究
《人民黄河》2010年第7期83-85,88,共4页李丹 周文昊 吕永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4023505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Q10-4)
选取民勤绿洲东湖灌区土壤的水分、全盐含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5个指标作为其空间变异的随机变量,进行实地采样和室内试验,采用统计插值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该区土壤特性。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水分、养分、盐分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土壤特性 空间变异性 地表覆被 民勤灌区 
基于分形理论的黑河流域甘州区城镇体系特征分析被引量:4
《中国沙漠》2010年第1期161-166,共6页杨小梅 王录仓 李宗省 白千千 万国宁 
甘肃省教育厅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3)资助
甘州区是张掖绿洲的核心组成部分,运用分形理论对该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和空间布局分析表明,城市首位度分布明显,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较为分散,区内城镇人口分布不均;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相对比较集中,主要集中在黑河水系和交通干线上,水源指...
关键词:黑河 甘州区 城镇体系 分形理论 
黑河流域居民生活质量研究被引量:9
《人文地理》2009年第4期66-71,共6页彭浩 曾刚 徐中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3);上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人文地理学)(B410)
以《Calvert-Henderson生活质量指标》一书为理论指导构建了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开展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及查找相关统计资料,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研究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陆河流域—黑河流域城乡居民2004年的生活质...
关键词:生活质量 黑河流域 主成分分析   社会调查 
黑河流域健康生命评价研究被引量:4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9年第8期37-42,共6页杨明金 张勃 袁健萍 宋松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No:40235053);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No:0710RJZA118);甘肃省生态经济学省级重点学科项目(NO:5001-063)资助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河流普遍存在着健康问题。河流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文中介绍了河流健康内涵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以黑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黑河流域特有的自然环境特征,从水、土、植物和功能四个方面...
关键词:黑河流域 健康生命   植物 功能 评析 生态环境 
甘肃省岷县站年平均径流量小波分析被引量:2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112-114,117,共4页许卷卷 张济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235053)
利用小波变换对年均径流量时间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小波分析不仅能识别年径流的主要周期,而且还能给出其时频局部化结构,很容易观察出各种时间尺度强弱变化、分布和突变点.以甘肃省洮河岷县站(1957-1998年)年平均径流...
关键词:径流 小波变换 突变点 岷县 
黑河中游用水与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博弈分析被引量:9
《干旱区研究》2008年第6期818-823,共6页吕永清 张勃 刘富刚 张耀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3);甘肃省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31-A21-005-530)
水资源问题一直是影响西北干旱区经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素。黑河流域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发展,中游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下游地区生态恶化的问题呈加剧趋势。通过对影响流域水资源因素的博弈分析,解决中游和下游用水的矛盾。...
关键词:中游用水 流域水资源 博弈分析 黑河流域 
武威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及旅游开发优化途径被引量:5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11期138-144,共7页杨小梅 王录仓 李宗省 万国宁 白千千 
甘肃省教育厅项目资助(项目名称: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内陆河流域城镇体系构建-以黑河流域为例);西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省级重点学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3)资助
武威市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运用空间分布、积聚效应、连接度和平均路径长等分析方法,详细研究了武威市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该区旅游资源整合较差;旅游景点之间联系度较低,旅游网络不够发达;...
关键词:武威市 空间结构 旅游资源 交通网络 
兰州市生态足迹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9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9期25-29,共5页张永芳 张勃 郭玲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5053);甘肃省中青年科技基金项目(031-A21-005530)资助
本文利用生态足迹法对兰州市1996-2005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人均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分别由1996年的1.66hm2、1.56hm2增加至2005年的2.15hm2、1.11hm2,同期的人均生态赤字也由0.10hm2上升到1.04hm2,分...
关键词:生态足迹 影响因子 主成分分析:兰州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