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5BYY023)

作品数:13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雷黎明刘志基楼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语言研究》《大连大学学报》《中国文字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甲骨文字频合文汉语古文字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简论甲骨文字频的两端集中现象被引量:6
《语言研究》2010年第4期114-122,共9页刘志基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出土战国楚文献语料库的补充与深加工"(2009JJD740010);上海市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B40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标准数字化平台的古文字发展史定量研究"(05BYY023)
字频调查表明,甲骨文字频具有少数高频字占总字量的高比重和在总字量中占极低比重的低频字占单字总数的极高比重的两端集中特性。通过剔除卜辞程式内容前后的数据比较,对比殷商铭文、战国楚简卜筮祭祷文献、《春秋》等材料的字频状况,...
关键词:甲骨文 字频 殷商汉字 
西周金文字频特点成因初探被引量:1
《语言科学》2010年第1期80-90,共11页刘志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标准数字化平台的古文字发展史定量研究"(项目号:05BYY023);上海市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项目号:B403)的资助
文章立足于西周金文字频研究的既有成果,分别统计了西周、春秋金文的字频,并完成了对其分布状况的断代分析。以此为基础,进行西周字频高低端集中的原因分析:字频高端集中与铭文程式、嘏辞、义项数量及是否记录基本词等因素相关,而其中...
关键词:西周金文 春秋金文 字频 
论楚简合文被引量:4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7-12,共6页雷黎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标准数字化平台的古文字发展史定量研究"(项目编号:05BYY023)
合文也称合书,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合写在一起的文字书写形式,在小篆之前的各种古文字系统中皆有存现。属于战国文字系统的楚简文字中,亦存有一定数量的合文。楚简合文的结构方式有拼合、共体、包孕三式,合文间语法关系有并列、偏正...
关键词:汉语 古文字 楚简 合文 结构 语法 特点 
楚简古典籍字用研究略论被引量:1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98-101,共4页雷黎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标准数字化平台的古文字发展史定量研究"(05BYY023)
字用研究包括阐释字义引申和说明用法通假,与文字考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目前出土刊布的楚简古典籍主要有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相关字用研究成果主要有:释文性专著、单篇性论文、汇集性论著、散见性论著,这些研究成果...
关键词:楚简 古典籍 字用研究 
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第22简中的“吾子”探赜——兼论孔子的“知言”观被引量:1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143-147,共5页雷黎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标准数字化平台的古文字发展史定量研究"(05BYY023)
上博简《孔子见季桓子》篇第22简二见"吾子",从目前所见释读意见来看,"吾子"所指为何有待商榷。"吾子"在先秦文献中较少用于对话双方互称;该篇别简季桓子称呼孔子为"子",孔子称呼季桓子为"吾子",判然有别;且从对几个关键疑难字的释读,...
关键词:孔子 季桓子 第22简 “吾子” “知言”观 
《说文解字》象形字的几种特殊注音方式被引量:1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83-86,共4页雷黎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5BYY023)
《说文解字》给象形字注音,除采用常见的注音方式外,还有三种特殊注音方式,分别是:误训式、"取其声(鸣)"式、"谓之×"式。
关键词:说文解字 注音方式 误训 取其声(鸣) 谓之× 
楚简“史”、“弁”二字的辨析方法试说
《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63-65,共3页雷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标准数字化平台的古文字发展史定量研究"(05BYY023)成果
楚简"史"、"弁"二字构形多有相混,释读颇有异议;辨析时除从形体上着手外,还应把其用法结合起来:记录"史"系词语者为"史"字,记录"弁"系词语者为"弁"字。
关键词:“史” “弁” 辨析 
楚简“虖”、“■”、“■”的用法及其形体传承辩证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101-105,共5页雷黎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5BYY023)
在楚简文献中,"虖"、"■"、"■"皆既可用作实词,又可用作虚词。用作实词时,三字各不相同;用作虚词时,三字有同有异。"虖"、"虎口"在楚简之前的文献中即已出现,后世也有传承;而""仅存现于以楚简为主的战国出土文献中。三字在与楚简同时...
关键词:楚简 “虖”、“[虎口]”、“[虍壬]” 用法 传承 
楚简文字形体讹混现象试说被引量:3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99-104,共6页雷黎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标准数字化平台的古文字发展史定量研究"(项目编号:05BYY023)的系列成果之一
讹混是一种特殊的汉字形际关系,在楚简文字中较为常见。楚简文字形体的讹混分为整字与整字、整字与构件、构件与构件三类;造成楚简文字讹混的讹变趋向分为单讹、双讹、互讹三式;讹混具有无向性、随意性、不传承性等特点;楚简文字讹混现...
关键词:楚简文字 讹混 类型 讹变趋向 特点 原因 
说楚简文字中的■及其相关字
《中国文字研究》2008年第1期5-9,共5页刘志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标准数据化平台的古文字发展史定量研究”。(批准号:05BYY023)
■是一个极富楚文字个性且隐匿在构形系统底层因而颇不容易被发现的类化构件,明确它的构形功能特点,有助于正确释读若干颇多歧释的楚简文字:■在■、■等字中为"各",在■、■等字中为"夅";一般认为从"丯"之"戟"中的"丯"当由■(各)而衍生...
关键词: 楚文字 类化构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