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4BA520A16-0106)

作品数:4被引量:8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明秀文景芝刘春来李永刚李莹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微生物学通报》《东北农业大学学报》《大豆科学》《中国油料作物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大豆疫霉菌RDNA-ITSPCR技术分子检测植物病原真菌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大豆疫霉菌检测鉴定方法被引量:1
《大豆科学》2008年第3期527-531,共5页刘春来 李新民 杨明秀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资助项目(2004BA520A16-0106)
大豆疫霉菌是一种较难分离和培养的病原菌,在国内,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因此,对大豆疫霉菌分离、鉴定方法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其传统的分离检测鉴定方法主要有病组织分离法、土壤诱集检测法等,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血清...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 病原菌 检测 
大豆疫霉菌子1代单游动孢株群体毒力变异被引量:1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年第4期460-465,共6页李莹 杨明秀 文景芝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0A16-0106);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yhyzx07-053);黑龙江省博士后启动金(LHK-04008);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SB06A03)共同资助
采用大豆幼苗下胚轴伤口接种法测定了7个大豆疫霉菌的68个1代单游动孢株的毒力,并对其中45个1代单游动孢株毒力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代单游动孢株中已无与其出发菌株毒力相同的个体,变异率高达100%。与出发菌株相比,子代单游动孢株...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 子1代单游动孢株群体 毒力 
大豆疫霉菌ITS分子检测程序的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9
《微生物学通报》2007年第6期1158-1162,共5页刘春来 杨明秀 文景芝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No.2004BA520A16-0106);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No.nyzx07-053);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No.SB06A03)资助
依据GenBank中登录的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近缘种及相似种rDNA的ITS区序列差异,进行多重比较后设计合成一对大豆疫霉菌特异引物,并在PCR反应体系和扩增条件优化的基础上,对包括大豆疫霉菌在内的共140个菌株进行PCR检测。结...
关键词:大豆疫霉菌 RDNA-ITS 土壤检测 染病组织检测 
rDNA-ITS在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0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101-106,共6页刘春来 文景芝 杨明秀 李永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250);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2004BA520A16-0106);黑龙江省博士后启动基金(LHK-04008)
文章综述了rDNA序列结构特点及ITS序列在植物病原真菌的分类鉴定、分子检测、病害诊断及土壤中病原真菌的检测方面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RDNA-ITS PCR技术 植物病原真菌 分子检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