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47604)

作品数:9被引量:11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周祖翼李家彪初凤友高金耀金翔龙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球科学进展》《海洋学研究》《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南海北部热结构构造地貌晚期地貌研究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台湾岛南部海域的前碰撞构造地球物理特征被引量:16
《中国科学(D辑)》2007年第5期649-659,共11页李春峰 周祖翼 李家彪 陈焕疆 耿建华 李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G2000047604;G2000078501)资助
在2001年进行了一次从南海跨越吕宋岛弧到西菲律宾海的海洋地球物理调查,获得了一条高质量深反射地震剖面.以此地震剖面的解释为基础,结合重磁数据的正反演,系统分析了台湾岛南部海域的区域构造地球物理学特征,特别是相邻块体之间碰撞...
关键词:台湾岛弧陆碰撞 马尼拉俯冲带 构造楔 重磁模拟 布格重力异常 花东海盆 
Lost City低温热液场——一种新的海底热液活动类型被引量:6
《海洋学研究》2006年第1期43-49,共7页钱江初 于刚 刘春秋 雷吉江 初凤友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资助项目(G2000047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9976017)
综述了新近发现的海底热液活动的新类型——Lost City低温热液场。该低温热液场坐落于距洋中脊15km远的轴外洋底上,下伏的橄榄石经蛇纹石化反应所产生的热能是驱动该热液场的热源。低温热液场烟囱结构的矿物组分主要为方解石、文石和...
关键词:热液硫化物 LOST City低温热液场 低温热液作用 蛇纹石化反应 
发震带试验(SEIZE)被引量:2
《地球科学进展》2005年第8期823-832,共10页王利 周祖翼 
科技基础性工作和社会公益研究专项"中国综合大洋钻探计划研究"(编号:2003DIB3J114);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大洋钻探技术预研究"(编号2004AA61503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边缘海的形成演化及重要资源的关键问题"(编号:G2000047604);"暖池形成和演变的构造控制及其沉积证据"(编号:G2000078501)联合资助.
对发震带试验计划(SEIZE)以及南海(Nankai)海槽的发震带钻探计划(NanTroSEIZE)进行了综述。SEIZE作为大陆边缘计划(MARGINS)的重要研究内容和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的优先研究领域,重点对世界主要俯冲发震带进行研究。SEIZE的主要研究...
关键词:发震带试验(SEIZE) 俯冲带 流体 南海(Nankai)海槽 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ODP)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中生代地层的裂变径迹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地质学报》2005年第3期395-401,共7页周祖翼 郭彤楼 许长海 杨风丽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项目(编号G2000047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321603);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资助的成果
对采自中国南方十万大山盆地中生代地层的11个磷灰石样品和6个锆石样品进行了裂变径迹分析,所有磷灰石样品以及锆石样品SS-5、SW033、SW055的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均小于样品的地层年龄,表明这些样品在沉积后所经历的埋藏温度曾经大于最大...
关键词:十万大山盆地 中生代地层 地质意义 磷灰石裂变径迹 广西 裂变径迹分析 裂变径迹年龄 十万大山地区 地层年龄 年龄数据 热演化史 地层剥蚀量 中国南方 退火温度 锆石年龄 历史模拟 晚白垩世 剥蚀过程 样品 低温段 古地温 
中新世以来滇西高原内红河流域区的古高程反演被引量:9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2期118-124,共7页王国芝 初凤友 王成善 
国家973项目(G2000047604)
流经滇西高原的红河水系将高原内被剥蚀下来的物质输送到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中堆积。滇西高原隆升剥蚀区与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堆积区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系统。采用质量平衡法,将莺-琼盆地内的堆积物回剥至隆升剥蚀区,重建了中...
关键词:滇西 高原 红河 莺歌海盆地 质量平衡 高程 
菲律宾海钱洲深海峡谷沉积物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海洋科学》2004年第2期14-17,共4页李凤业 李学刚 吴时国 宋金明 齐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20000476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40276022) ;国家海洋局开放实验室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研究了钱洲深海峡谷柱状沉积物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垂直分布及它们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 ,大多数化学元素随岩芯深度的垂直分布变化不大 ,且元素明显的分为两组 :Ca,Sr组和Al,Fe,Ti,Mg,Ni,V ,Co ,Li,Rb组 ,该区的物质来源为多源...
关键词:深海峡谷 化学元素 垂直分布 相关关系 物质来源 
南海东部海盆晚期扩张的构造地貌研究被引量:32
《中国科学(D辑)》2002年第3期239-248,共10页李家彪 金翔龙 高金耀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批准号:G20000476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880231)资助
东部海盆存在三组走向不同的北东向线性构造带,它们分布于黄岩海山链南、北两侧约350km宽的中央区内,是张性基底断裂在海底的反映.这三组构造带分别对应海盆三个扩张期:磁条带异常6c-6a(24~21Ma),6a~5e(21~19 Ma)和5e-5d(5c)...
关键词:构造地貌 磁条带异常 扩张方式 南海海盆 
南海北部大陆架盆地热结构被引量:22
《地质力学学报》2001年第3期238-244,共7页张健 宋海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 0 740 2 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G2 0 0 0 0 476 0 4)
南海北部大陆架盆地地热研究发现 ,各盆地深部温度结构和地壳热流在地表热流中所占比例不均一。其中 ,珠江口盆地地壳热流贡献小于 2 5% ,由陆向洋方向递减 ;莺歌海盆地中部地壳热流贡献小于 30 % ,向NE方向递增 ;北部湾盆地地壳热流贡...
关键词:南海 大陆架 莫霍面温度 地热结构 深部构造 
南海北部陆缘带构造扩张的深部地球动力学特征被引量:26
《中国科学(D辑)》2000年第6期561-567,共7页张健 汪集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批准号:4973200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2000047604);中国科学
利用地热学和重力学,计算和分析了南海北部陆缘带岩石圈热结构及流变特征。研究表明,南海北部陆缘带岩石圈存在分层变形的物理条件,上地壳温度比下地壳温度低150-300℃,而粘滞系数比下地壳高2-3个数量级,说明上壳脆性程度较高,...
关键词:南海北部 陆缘带 流变结构 地壳分层变形 岩石圈 构造扩张 深部地球动力学 热结构 地壳温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