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59)

作品数:4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登林更多>>
相关机构:合肥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合肥师范学院学报》《保定学院学报》《社科纵横》更多>>
相关主题:未名社浪漫抒情小说集现实主义启蒙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孤寂的发掘者”——论未名社时期的李霁野
《保定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60-64,共5页张登林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未名社中的皖籍作家群研究"(AHSK11-12D259)
作为未名社成员之一,李霁野的文学成就突出表现在外国文学翻译领域,但在创作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实绩。就小说创作来看,主要表现了生的隔膜与爱的隐痛;就散文创作而言,抒发的是真诚与质朴的思想情怀。其创作题材虽有些狭窄,但却体现了他...
关键词:未名社 李霁野 爱与痛 诚与真 深与细 
楼下的石材 园中的泥土——论韦素园的诗文创作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78-81,87,共5页张登林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59)阶段性成果
韦素园的诗文创作与时代思潮同步,表现了对社会文化现实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同时也抒写了个人的孤独与忧伤情绪,其真挚、简约、朴实的文笔,融叙事、抒情、说理于一体的表达方式及其散发出来的悲剧美感,显示了独特的创作个性。
关键词:韦素园 启蒙立场 自叙传 悲剧美 
改良主义者的穷途与末路——也谈未名社作家韦丛芜及其“合作同盟”实验
《社科纵横》2014年第2期111-114,共4页张登林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11-12D259)
未名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社团。社团中的成员韦丛芜,一生可谓命运多舛,这种特殊的人生遭际导致后人对他的评价有欠客观公正。未名社的解体,不是因为他个人的道德品质、改良思想或工作能力,而是文化市场竞争带来的必然结...
关键词:未名社 韦丛芜 “合作同盟” 
革命年代的“精神证词”——台静农小说集《地之子》与《建塔者》比较分析被引量:1
《保定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85-89,共5页张登林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未名社中的皖籍作家群研究"(AHSK11-12D259)
台静农小说创作受鲁迅先生影响很大,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创作个性。他的小说集《地之子》与《建塔者》各有特色。前者主要通过现实主义手法表现了乡土文学的启蒙主题,后者侧重运用主观抒情的笔调讴歌了革命先驱者的献身精神。从《地之子...
关键词:台静农 《地之子》 《建塔者》 启蒙 革命 现实主义 浪漫抒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