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1999022509)

作品数:30被引量:50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张士诚马新仿郎兆新赵福麟李秀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石油实验地质》《地质力学学报》《石油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孔隙结构胜坨油田分形维数聚合物驱后剩余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豫冀鲁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和油气富集规律被引量:9
《地质力学学报》2009年第4期385-395,共11页李红南 刘伟 蔡传强 刘泽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编号:G1999022509)研究的部分成果
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华北沉降区受郯庐断裂中新生代应力方式及应力场的影响,广泛发育了不同级序旋扭构造体系,控制了不同级序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形成分布。油气主要富集在内旋回层和撒开端,弧形断裂内侧和构造运动活跃期形成的低级序扭...
关键词:旋扭构造体系 郯庐断裂 不同级序同生断裂 应力场 油气富集规律 
微观物理模拟水驱油实验及残余油分布分形特征研究被引量:37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3期67-71,76,共6页李中锋 何顺利 杨文新 门成全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G1999022509)
研究制作了能真实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微观仿真孔隙模型,应用微观渗流物理实验模拟技术和图像分析技术,开展了微观模型水驱油物理模拟实验,对水驱油过程及微观物理模型中残余油的形成和分布进行了观察,模拟了不同驱替速度、孔隙结构、粘...
关键词:微观孔隙模型 水驱油 残余油 驱替速度 分形特征 容量维数 分形维数 
油藏动态模型和剩余油仿真模型被引量:10
《石油学报》2006年第5期83-87,91,共6页李红南 王德军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G1999022509)部分成果
以三角洲前缘低渗透砂岩储层为例,综合应用多学科理论和技术,建立了长期注水开发低渗透砂岩油藏的动态模型和剩余油仿真模型,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建立了高含水率开发阶段储层微观剩余油的三类分布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油藏开发流体...
关键词:三角洲前缘 低渗透砂岩储层 油藏 动态模型 仿真模型 剩余油分布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8^3层储层润湿性变化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5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年第2期72-74,共3页吴素英 
国家"973"基础研究基金"砂岩油藏动态模型及剩余油分布模式基础研究"(G1999022509)部分成果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83层经过数十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储层润湿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不同含水开发阶段检查井岩心分析资料及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储层润湿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储层润湿性变化的机理...
关键词:储层 润湿性 变化规律 变化机理 开发效果 胜坨油田 
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分形表征被引量:24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年第6期34-36,共3页马新仿 张士诚 郎兆新 
国家"973"项目"大幅度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基础研究"(G1999022509)的部分内容
储层岩石的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特征,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可以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变化规律。应用分形几何的原理,根据储层岩石孔隙分布和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分形几何模型,建立了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分形表征方法。根据毛细管压力曲...
关键词:孔隙结构 分形维数 特征参数 毛细管压力 定量计算 
非均质线性模型水驱油试验研究被引量:14
《石油钻采工艺》2005年第5期49-52,共4页何顺利 李中锋 杨文新 门成全 
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长期注水冲刷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研究(G1999022509)"
为了确定岩心组合方式、渗流方式、渗透率的大小、非均质性等对驱油效率和剩余油分布的影响,首先选取不同的天然岩心,运用岩心组合技术,建立起不同的非均质模型;然后结合物理模拟技术,用恒速法进行水驱油试验。试验发现:平面非均质模型...
关键词:平面非均质性 水驱油 驱油效率 剩余油分布 等效渗透率 
砂岩油藏储层润湿性变化规律及对开发效果的影响——二区沙二12层为例被引量:6
《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24A期24-24,共1页吴素英 
国家"973"基础研究基金(课题编号为G1999022509)
胜坨油田二区沙二段12层经过数十年的注水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储层润湿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不同含水阶段检查井岩心分析资料、室内渗流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研究了储层润湿性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储层润湿性变化的机理...
关键词:储层润湿性 变化规律 变化机理 开发效果 
用分段回归方法计算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被引量:42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54-56,60,共4页马新仿 张士诚 郎兆新 
国家'973'项目(G1999022509)
储层岩石的孔隙空间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可以用来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应用分形几何的原理,推导了储层岩石不同孔隙分布和毛细管压力曲线的分形几何模型。根据毛管压力曲线资料,用分段回归的方法计算了不同...
关键词:孔隙结构 储层岩石 毛细管压力曲线 毛管压力曲线 非均质性 定量描述 分段 大小 分形维数 孔隙分布 
聚合物驱后提高原油采收率平行管试验研究被引量:34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第6期98-100,共3页徐婷 李秀生 张学洪 赵福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资助(G1999022509)
为了提供选择聚合物驱后的后续水驱方法的依据,通过平行管流动试验,分高、中、低3种渗透率模拟油藏非均质性条件,研究聚合物驱后压力、相对吸水量、各渗透率层采收率、含水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聚合物驱后直接进行深部调剖,由于聚合物溶...
关键词:聚合物驱 固定剂 深部调剖 残余阻力系数 冻胶 平行管 
油、水井分层动用状况研究新方法被引量:38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年第5期96-98,共3页杜庆龙 朱丽红 
国家"973"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长期水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G1999022509)
针对注水开发的多层砂岩油田油、水井分层监测资料少、油藏分层动态分析难度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的油水井分层动用状况研究新方法:以井组内注采平衡为依据,综合考虑注水井和受其影响的采油井的油层条件(油层厚度,渗透率,原油黏度)...
关键词:分层动用状况 油层条件 开发条件 注采平衡 注水量 产液量 劈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