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油

作品数:260被引量:120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夏惠芬王德民岳湘安刘丽丽杨树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东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期水驱储层时变规律表征及对开发动态的影响
《石油机械》2025年第3期77-85,共9页李伯英 廖新维 高旺来 李仲豪 陈志明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致密储层不同提高采收率方法下油藏工程评价”(2017ZX0500900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低渗透油藏渗流规律与高效开发的关键科学问题”(52074322,U1762210)。
具有强非均质性及渗流优势通道的长期水驱开发油藏,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水驱冲刷作用,需考虑实际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储层物性及油水运移特征的时变表征问题。通过长期水驱物理模拟试验明确了不同渗透率级别下渗透率、相渗时变规律,建立...
关键词:长期水驱 物性时变 渗透率 残余油饱和度 换油率 含水体积分数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与利用新进展被引量:1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24年第4期1168-1179,共12页王光付 李阳 王锐 周银邦 贾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U23B6004)。
为了推动碳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分析研究了CO_(2)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进展,提出了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全球CCUS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3年底,全球大型CCUS项目数量达到392个,比2022年增加了一倍,已初步具备商业化运营...
关键词:安全性评价 表征体元(REV) 微纳米气泡 残余油带(ROZ) 地质封存体 CO_(2)驱油 CO_(2)捕集与封存(CCS) CO_(2)捕集、利用与 封存(CCUS) 
适合矿场应用的黏弹性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技术
《中外能源》2024年第7期50-54,共5页张新亮 
在聚合物驱应用过程中,需要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开展机理研究、注入方案优化及剩余油分析,但现有聚合物驱数值模拟软件只能描述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黏性驱油机理,无法描述聚合物溶液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弹性驱油机理。为此,根据聚合物...
关键词:聚合物驱 黏性驱油机理 弹性驱油机理 微观驱油效率 残余油饱和度 数值模拟 
低对比度油层测录井综合识别方法研究与应用——以珠江口盆地陆丰油田为例
《物探与化探》2024年第3期573-583,共11页刘伟男 管耀 刘道理 石磊 宋伟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十四五”重大科技项目“海上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技术”(KJGG2022-0406);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生产性科研项目(SCKY-2024-SZ-14)。
在储层评价中流体性质的准确识别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然而在珠江口盆地陆丰地区古近系低孔低渗储层,由于高阻水层的存在,使得油水层在常规测录井响应上对比度小,给油水层的准确识别带来困难。本文在明确低对比度油层储层特征与成因...
关键词:低对比度油层 残余油 Flair录井校正 地化色谱图谱 伽马分布 流体识别 
王春:海南花场区块流一段储层评价方法研究
《国外测井技术》2024年第3期70-84,共15页王春 
花场构造位于海南福山凹陷的中部构造带。H101、109区块位于花场区块南部,是福山油田主要产油区之一。研究区断层发育,油水关系复杂,存在上水下油现象。本区矿化度变化大(14600~42000mg/L),存在高阻油水同层和低阻油层现象,给储层评价...
关键词:地层水电阻率 束缚水饱和度 残余油饱和度 油水层识别 
华池南梁地区高阻水层成因分析及油水识别方法
《测井技术》2023年第5期601-608,共8页杨超超 周金昱 段朝伟 张颜伊 杨小明 郭浩鹏 
中国石油集团油田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EISC平台完善与数据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2023T-003-001)。
鄂尔多斯盆地华池南梁地区长8段属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该沉积背景下发育的砂体以岩屑长石砂岩、长石岩屑砂岩为主,部分储层物性好、电阻率高、录井显示含油性好,解释为油层,但其试油结果为水层,测井油水识别难度大。结合岩石薄...
关键词:高阻水层 残余油 电阻率校正 主控因素 华池南梁地区 
表面活性剂辅助残余油剥离机制的分子模拟被引量:7
《石油学报》2023年第3期518-533,共16页王顺 王敬 刘慧卿 姬泽敏 胡改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2074316);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科研基金项目(2462018QNXZ01)资助
表面活性剂驱是提高残余油采收率的重要手段,厘清表面活性剂溶液剥离油膜微观机制进而优化注入参数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分子模拟技术研究了纯水和表面活性剂体系在储层温压条件下对原油中的烷烃、极性组分、沥青质以及三者...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残余油 分子模拟 非平衡动力学 敏感性分析 
胜利油田反冲洗回收水处理方法研究被引量:1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年第24期146-150,共5页崔洁 穆晓滨 王建 张超 刘炜 刘梅梅 
针对胜利油田反冲洗回收水悬浮固体含量高、含油量高,粒径颗粒大等难以回注使用的难题,优选油田常用絮凝药剂及使用条件,得到聚合硫酸铝铁高效絮凝剂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在聚合硫酸铝铁20 mg/L,搅拌速度400 r/min,搅拌时间5 min,温度5...
关键词:反冲洗回收水 悬浮固体 残余油 聚合硫酸铝铁 
孔隙结构对低度交联体系微观驱油特征的影响
《应用化工》2022年第S02期32-35,40,共5页薛国庆 于春生 汤明光 付强 高浩 蒲万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U19B2010)。
以中国某水驱油藏为例,利用光刻微观物理模拟技术和微流控在线驱替技术,研究了微观孔隙结构对低度交联体系启动残余油效果的影响,分析了水驱后低度交联体系对残余油动启顺序和难易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低度交联体系能够显著提高水驱后油...
关键词:微观孔隙结构 低度交联体系 残余油 启动顺序 驱替效率 
SiO_(2)纳米流体启动残余油的热力学机制被引量:1
《石油化工》2022年第12期1438-1442,共5页尚丹森 伊卓 刘希 胡晓娜 杨金彪 李雅婧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项目(G6001-20-ZS-0455)。
用改性SiO_(2)纳米颗粒配制了SiO_(2)纳米流体,利用表面张力、界面张力(IFT)、接触角测试等方法研究了SiO_(2)纳米颗粒含量对SiO_(2)纳米流体性能的影响,并在固液相互作用的界面尺度上,以杨氏方程为基础,探讨了纳米流体启动残余油的热...
关键词:纳米流体驱 残余油 三次采油 提高采收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