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6DFA21320)

作品数:9被引量:11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叶培盛吴中海胡道功张永双赵希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地质通报》《地震地质》《冰川冻土》《地质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第四纪正断层作用晚第四纪地堑青藏高原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2008年10月6日西藏当雄Ms6.6级强震的地震烈度控震构造和发震机理被引量:19
《地质通报》2009年第6期713-725,共13页吴中海 叶培盛 吴珍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DZLXJK20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01006);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编号:2006DFA21320)资助
实地调查发现,2008年10月6日的西藏当雄Ms6.6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于近南北向的亚东-谷露裂谷中羊易盆地的北部。调查结果显示,此次地震的震中烈度可达Ⅸ度,极震区烈度为Ⅷ度,其宏观震中位置、极震区范围、主要余震分布等都明显受到羊易...
关键词:青藏高原 亚东-谷露裂谷 地震烈度 控震构造 汶川大地震 
西藏安多最新史前大地震的地质证据及其年龄被引量:6
《第四纪研究》2009年第3期608-615,共8页吴中海 叶培盛 王成敏 吴珍汉 赵华 
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批准号:2006DFA213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0100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批准号:DZLXJK200706)资助
在西藏安多地区进行活动断裂研究过程中,进行地表调查和探槽开挖,证实错那-安多地堑北缘主边界断裂上的最新地表断层陡坎实际是该区史前大地震的地表遗迹。根据地表观察和实地测量结果可知,该区最新古地震断坎的延伸范围可达26~36km,...
关键词:青藏高原 蓬错-安多地堑系 活动断裂 古地震 青藏铁路 
滇西北哈巴-玉龙雪山东麓断裂的晚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被引量:36
《中国科学(D辑)》2008年第11期1361-1375,共15页吴中海 张永双 胡道功 赵希涛 叶培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01006);中国地质调查局“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批准号:1212010541404);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编号:DZLXJK200706);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编号:2006DFA21320)资助
地表调查发现,之前通常被作为两条断裂的哈巴雪山东麓断裂和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实际上隶属于一条整体凸向东北的弧形正断层—哈巴-玉龙雪山东麓断裂的南、北两段.该断层在大具以西为北西走向,倾向北东;向南转为近南北向,倾向东;构成了三...
关键词:滇西北 哈巴-玉龙雪山 第四纪 正断层作用 断块旋转 
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空布岗峰东麓的第四纪冰川作用序列及其初步的年代学约束被引量:5
《冰川冻土》2008年第5期807-813,共7页吴中海 张永双 赵希涛 马志邦 叶培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01006);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DZLXJK200706);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6DFA21320);中国地质调查局“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项目(1212010541404)资助
野外调查表明,喜马拉雅山脉东段的空布岗峰东麓晚第四纪期间至少发育了4套冰碛物.初步的U系和热释光(TL)测年结果表明,该区最早的冰川作用出现在MIS6(深海氧同位素阶段)之前,并可能是该区规模最大的一次冰川作用过程.最近一次...
关键词:西藏 喜马拉稚山脉 错那-拿日雍错地堑 第四纪 冰川作用 MIS6 
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段晚第四纪古地震历史被引量:10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2期214-221,共8页胡道功 叶培盛 吴芳 张耀玲 吴中海 刘琦胜 吴珍汉 
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批准号:2006DFA21320);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批准号:1212010711510和1212010541403)资助
对东昆仑断裂带西大滩段进行了断错地貌填图和古地震探槽揭露,共揭露出9次古地震事件,它们的年龄分别为39090±2348aB.P.,27780±2360aB.P.,24100±1451aB.P.,19850±1690aB.P.,12670±714aB.P.,8980±544aB.P.,6380±388aB.P.,4425±26...
关键词:古地震历史 晚第四纪 强震复发间隔 东昆仑断裂两大滩段 
西藏错那-拿日雍错地堑的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其形成机制探讨被引量:11
《第四纪研究》2008年第2期232-242,共11页吴中海 张永双 胡道功 赵希涛 叶培盛 
中国地质调查局“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项目(批准号:121201054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01006);中国科学技术部国际合作项目(批准号:2006DFA21320)共同资助
青藏高原内部的近东西向伸展变形在藏南地区形成了一系列近南北向裂谷带,对其中最东端的错那-沃卡裂谷带南段错那-拿日雍错地堑调查结果表明,它是第四纪活动明显的半地堑式断陷盆地。控制该盆地发育的主边界断裂带是近南北走向、倾向...
关键词:西藏 错那-拿日雍错 第四纪 正断层 近南北向裂谷 
藏南错那-沃卡裂谷的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其特征被引量:31
《地震地质》2008年第1期144-160,共17页吴中海 张永双 胡道功 赵希涛 叶培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0100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0541404);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006DFA21320)资助
地表调查发现,位于西藏南部的错那-沃卡裂谷带包含了3个相对独立的地堑-半地堑——沃卡、邛多江和错那-拿日雍错地堑(从北到南),并构成了该区重要的近SN向控震构造带。该裂谷带整体的展布方式及其中各地堑主边界断裂带的正断层活动指...
关键词:西藏 错那-沃卡裂谷带 第四纪 正断层作用 近SW向伸展 
西藏桑日县沃卡地堑的第四纪正断层活动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5
《地质学报》2007年第10期1328-1337,I0001,I0002,共12页吴中海 张永双 胡道功 赵希涛 叶培盛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编号121201054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01006);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编号2006DFA21320)共同资助成果
遥感解译和地表调查结果发现,西藏桑日县的沃卡盆地构成了藏南近南北向裂谷带中最东端的错那-沃卡裂谷的北段,它是在该区近东西向的逆冲构造带停止活动之后,上地壳沿N108±1°E方向发生区域性的伸展变形所形成的第四纪活动明显的地堑式...
关键词:西藏 错那-沃卡裂谷 沃卡地堑 第四纪 
西藏错那—沃卡裂谷带中段邛多江地堑晚新生代正断层作用被引量:17
《地质力学学报》2007年第4期297-306,共10页吴中海 张永双 胡道功 赵希涛 叶培盛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滇藏铁路沿线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批准号:12120105414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501006);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编号:2006DFA21320)共同资助
遥感解译和地表调查结果显示,位于西藏曲松县境内的邛多江盆地构成了藏南近南北向裂谷带最东端的错那一沃卡裂谷的中段。它是在该区近东西向逆冲构造带停止活动之后,上地壳沿N108~115°E方向发生引张作用所形成的第四纪半地堑式断陷...
关键词:西藏 第四纪 错那-沃卡裂谷 邛多江地堑 正断层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