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04118)

作品数:7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陆光华李玉梅周燕洁耿亮唐柱云更多>>
相关机构:河海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四川环境》《环境科学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QSAR降解生物降解QSAR研究氯苯类化合物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胆碱脂酶作为水生生物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
《四川环境》2006年第5期87-90,117,共5页许碧君 陆光华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BK2004118)
应用水生生物胆碱脂酶作为生物标志物对水环境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盐杀虫剂的暴露和效应进行评价日益受到重视。它作为一种快捷有效的监测工具,将会在环境监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应用。本文介绍了该生物标志物的作用原理、应用方向,...
关键词:胆碱脂酶 生物标志物 有机磷酸酯杀虫剂 氨基甲酸盐杀虫剂 
高效复合菌降解氯代苯胺类化合物的特性研究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4期357-360,共4页周燕洁 陆光华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4118)
对某工业污水处理厂曝气池中活性污泥进行了分离和驯化,得到了能以氯代苯胺类化合物为碳源的高效复合菌群;通过好氧摇瓶实验,研究了复合菌群对氯代苯胺类化合物的生物降解特性,并对3种单氯代苯胺进行了生物降解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复...
关键词:复合菌群 氯代苯胺 生物降解 动力学分析 
卤代苯对江水细菌的慢性毒性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第4期26-28,共3页李玉梅 陆光华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持久性有机毒物的微生物修复基础研究"(BK2004118)
毒性数据是对化学品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基础,慢性毒性数据更能真实的反映毒物对水生生物生长、繁殖及生理功能产生的影响。本文采用细菌生长抑制实验,测定了17种卤代苯对长江水中混合细菌的慢性毒性,得到-lgNOEC值,毒性范围在4.27(氯苯)...
关键词:卤代苯 江水细菌 量化参数 NOEC QSAR 
重金属联合毒性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江苏环境科技》2006年第A01期87-89,共3页唐柱云 陆光华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4118).
重金属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文章综述了重金属联合毒性作用的机理、预测模型。对影响重金属联合毒性作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联合毒性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联合毒性作用研究发展趋势进行...
关键词:重金属 联合作用机理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发展趋势 
利用共代谢机制降解水体中的氯代芳烃被引量:5
《四川环境》2006年第1期70-73,105,共5页耿亮 陆光华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BK2004118)
氯代芳烃及其衍生物是一类毒性强、难降解的持久性有机化合物,在我国江河水体中检出率高,其中许多是优先监测污染物。水中的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可能通过几种微生物的一系列共代谢作用得到大部分,甚至是彻底的降解。本文针对水环境中的氯...
关键词:氯代芳烃 共代谢 生长基质 生物降解 
氯代苯类化合物对江水细菌的毒性及QSAR研究被引量:21
《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第6期116-119,共4页李玉梅 陆光华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4118);河海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03410543)
采用细菌生长抑制实验,测定了18种氯苯类化合物对长江水中混合细菌的毒性,得到24 hIC50值,-1gIC50为3.65~4.32,其中,毒性最弱的是氯苯,毒性最强的是1,2,4-三氯苯.选用分子连接性指数法对毒性数据进行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SAR)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氯苯类化合物 江水细菌 价分子连接性指数 24 H IC50值 QSAR 
苯甲酸、苯酚及苯胺类在自然水体中的生物降解速率被引量:3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第6期611-613,共3页陆光华 周燕洁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BK2004118);河海大学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03410543)
以天然水中的混合细菌为降解微生物,通过实验测定,得到取代苯甲酸、苯酚及苯胺类化合物生化需氧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数据符合生物降解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采用基团贡献法进行化合物的结构与生物降解速率常数之间的定量关系研究,各基团...
关键词:自然水体 生物降解 苯胺类化合物 一级反应动力学 苯酚 生化需氧量 天然水 甲基 苯甲酸 硝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