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1BIS015)

作品数:3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泉王云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东岳论丛》更多>>
相关主题:文化交流演进物质文化中国运河制度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清末民初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墨记与区域戏剧文化交流被引量:6
《东岳论丛》2009年第4期90-97,共8页李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运河区域社会变迁"(项目号:01BIS015)的阶段成果
聊城山陕会馆戏楼后台及两侧室内壁上,布满了道光至民国年间各地艺人书写涂画的墨记,记有戏班名称、演出剧目、艺人名字、艺人生活等内容。从墨记中数十个戏班名称看,来此演出的戏班以山西各地为最多,陕西、安徽、河北及聊城本地的戏班...
关键词:聊城山陕会馆 戏楼墨记 文化交流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的历史趋势及特点被引量:18
《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47-56,共10页王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运河区域社会变迁"(项目号:01BIS015)阶段性成果之一
明清两代,穿鲁西平原而过的山东运河处于京杭大运河的中段,北系京师,南控江淮,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山东段运河的畅通,引起了沿岸城乡及辐射区域剧烈的社会变迁,其变迁的深度和广度,在整个华北地区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山东运河区域的社会...
关键词:明清 山东运河区域 社会变迁 
中国运河文化的形成及其演进被引量:26
《东岳论丛》2008年第3期57-61,共5页李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清运河区域社会变迁"(项目号:01BIS015)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运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中的南北地域跨度大、时间积累长、内容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隋唐以前,运河河道里程短,连续通航的时间短,运河流经的地区没有形成区别于周围文化区域的独特的文化形态。隋唐至元代,运河河道走向稳定,里...
关键词:中国运河文化 文化交流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