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运河区域

作品数:34被引量:10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云吴欣高元杰李芳菲王玉朋更多>>
相关机构:聊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道教》《中国地名》《文史哲》《东岳论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山东运河区域方志所见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德州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周嘉 赵传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重点项目“大运河区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整理与研究”(2023-GMA-017);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京杭大运河商业文化与区域社会研究”(23CLCJ03);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李奉翰治河档案整理”(202403)。
地方志是研究区域社会史不可或缺的史料。明清时期大运河的贯通进一步推动了方志业的发展。运河区域各级市镇都纂修了大量志书,保存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许多史料,揭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特点与途径。对山东运河区域方志中民族交往交...
关键词:山东运河 地方志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萃方志序跋于一编 探运河修志之原委——周广骞《山东运河区域方志序跋校注(聊城卷)》评介被引量:1
《运河学研究》2023年第1期243-245,共3页袁辉 
方志为记载一地古今综合情况的地方文献,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资料性和丰富性,是某一辖区内自然、历史、经济、社会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山东省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著名的方志纂修大省。自晋代起,山东即出现了荀绰《兖州记》、伏琛《...
关键词:方志纂修 山东运河区域 孙葆田 修志 《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 杨士骧 兴盛期 儒家文化 
王玉朋《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生态变迁研究》评介
《运河学研究》2023年第1期246-247,共2页朱春阳 
纵贯中国东部数省市的京杭大运河,堪称人类历史上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典范。大运河的贯通及漕运的发展引发沿运区域社会生态何种变化?这个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论题。学界普遍认为,大运河的贯通和明清时期国家倚为命脉的漕运,彻底...
关键词:山东运河区域 生态变迁 大运河 农业水利 结构演变 地域社会 漕运 河工 
郭学信《中古乐安孙氏家族研究——以唐代为中心》评介
《运河学研究》2022年第2期254-257,共4页仝晰纲 
中国古代家族研究是社会史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有关家族史的研究蓬勃发展,其涉及的范围和领域之广,成果之丰富,可与其他传统学科领域中的研究相媲美。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学界对中国古代家族史的研究尚存有较大...
关键词:世家大族 社会史研究 山东运河区域 孙氏家族 聊城市 家族史 地域特色 
近年来明清山东运河区域家族研究综述——兼论中国古代家族史研究之特点
《运河学研究》2022年第2期230-243,共14页郭学信 李琛 
聊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项目“明清聊城仕宦家族研究——以明清聊城八大家族为中心”(GHXM2021008)的阶段性成果
家族史作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成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重要领域。近百年来,学界就有关家族的生态环境、文化风貌、家风家学、仕宦情况以及与国家和基层社会的互动等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探究,取...
关键词:家族研究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 家族史 
论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民风的二元性特征被引量:1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42-50,共9页王玉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9CZS028):清代黄运地区河工经费研究;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研究课题(21WL(Z)75):山东运河断航区居民运河文化认同培育路径研究。
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是严重受外力驱动的典型。由于受大运河影响的程度不同,山东运河区域各州县的民风呈现出显著的二元性特征。运河流经的济宁、聊城、临清以及张秋、台儿庄等城镇商业繁荣,崇商风气浓厚,奢靡之风盛行。距运河较...
关键词:山东 运河 民风 二元性 
胡梦飞《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评介
《运河学研究》2022年第2期244-245,共2页仇嘉琪 王雪莹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胡梦飞副教授的《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与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2)是新近出版的关于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以山东运河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对非遗相关概念...
关键词:中国海洋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 聊城大学 可行性策略 调查与研究 胡梦 世代传承 非遗保护 
风教一坏百年不可复振?——基于明清时期山东运河区域进士数量的研究被引量:1
《德州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99-104,110,共7页李忠昊 
自明代洪武年间到清代光绪末,山东运河区域进士总数达到1112人,所占山东省内总进士数比例平均每朝代维持在27%左右。期间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运河区域进士人数明显增多,最高占比超过50%,明清之交和清末下降尤为严重,其变动与京杭大运河...
关键词:明清时期 京杭大运河 山东运河区域 进士数量 
山东运河区域民间信仰的兴衰与其现状被引量:1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1年第4期108-110,共3页于长雷 赵磊 
山东省2018年度社科规划项目(18DXSXJ02);山东省教育厅2020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T2020010)
山东运河流域随着漕运的兴起,形成对神灵的信仰崇拜的宗教特色和民间活动。运河人家独特的文化观念增强了地域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随着运河不再发挥经济和航运功能,运河文化衰落,民间信仰逐渐销声匿迹。利用好,发展好,作为运河文化重...
关键词:民间信仰 山东运河区域 兴衰 现状 传承 
山东运河区域传统音乐保护与传承研究——以武城运河号子为例被引量:3
《淮阴工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7-9,51,共4页胡梦飞 
山东省艺术科学基金项目(QN201906104)。
由于京杭运河的流经,运河沿岸地区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劳动号子,其中就包括武城运河号子。根据其使用的场合、劳动特点不同,武城运河号子分为船号和夯号两大类。武城运河号子是源于劳动生活,是沿岸民众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
关键词:传统音乐 武城 运河号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