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13)

作品数:8被引量:7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杨晓平李安黄伟亮张玲陈正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青海省地震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地学前缘》《地震地质》《震灾防御技术》《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河流阶地活动褶皱隆升天山北麓光释光测年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中新生代南北天山差异性抬升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证据被引量:6
《岩石学报》2018年第3期837-850,共14页张玲 杨晓平 万景林 郑德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26);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13)联合资助
堆积于天山山前坳陷内部的巨厚新生代地层不仅记录所在沉积区的热历史信息,还记录了物源区的信息。本文选择天山南北两侧山前坳陷中3条地质剖面进行了大量的磷灰石裂变径迹测试和部分样品的热历史模拟分析,来揭示上新世以来天山在南北...
关键词:中新生代 差异性隆升 磷灰石裂变径迹 天山 
天山北麓活动褶皱带晚第四纪时期隆升的差异性被引量:17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2年第12期1877-1888,共12页杨晓平 李安 黄伟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72126);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编号:200808013)资助
奎屯河和玛纳斯河横切天山北麓的独山子背斜和玛纳斯背斜,在背斜区分别形成7级和6级基座阶地,为晚第四纪以来独山子背斜和玛纳斯背斜褶皱隆起的构造地貌标志.在各阶地堆积物中系统采集了测年样品,用细颗粒光释光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测...
关键词:天山 河流阶地 光释光测年 晚第四纪 褶皱隆起 
焉耆盆地北缘和静逆断裂-褶皱带第四纪变形被引量:9
《地震地质》2012年第2期240-253,共14页李安 杨晓平 黄伟亮 伊力亚尔 
财政部重点项目"我国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26)共同
焉耆盆地是塔里木盆地东北缘天山山间的重要坳陷区,盆地北缘发育的和静逆断裂-褶皱带是一条现今活动强烈的逆断裂-褶皱带,对其第四纪以来缩短量和隆升量的计算有利于分析该区域的构造活动情况,对缩短速率和隆升速率的估计可以与天山造...
关键词:逆断裂-褶皱带 第四纪 缩短量 缩短速率 天山 焉耆盆地 
天山北麓活动背斜区河流阶地与古地震事件被引量:9
《地震地质》2011年第4期739-751,共13页杨晓平 李安 黄伟亮 张玲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1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26)共同资助
利用航空遥感照片和Google earth卫星影像,对天山北麓独山子活动背斜区奎屯河两侧的河流地貌进行解释,结合野外调查发现,奎屯河流经独山子背斜段发育7级基座阶地,阶地基座为上新统独山子组泥岩,其上部为2.5~15m厚的砂砾石层和砂质黏土...
关键词:河流阶地 古地震 同震隆升 活动褶皱 天山 
和静逆断裂-褶皱带的第四纪构造地貌与侧向扩展被引量:6
《地震地质》2011年第4期765-776,共12页黄伟亮 杨晓平 李安 张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26);财政部重大专项“我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13)共同资助
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北缘的和静逆断裂-褶皱带是天山地区的一个最新的变形带。通过对褶皱带西段夏尔木登背斜、哈尔莫顿背斜区遥感卫星影像(ETM+)和分辨率为25m的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解译分析,并结合野外考察,对两个背斜的地形横剖...
关键词:第四纪 褶皱隆升 侧向扩展 面积高度曲线 焉耆盆地 天山 
玉树7.1级地震断裂特征与地震地表破裂带被引量:24
《第四纪研究》2010年第3期628-631,共4页陈正位 杨攀新 李智敏 李家辑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批准号:20080801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批准号:02091412)资助
2010年4月14日07时49分在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震中位于33.2°N,96.6°E,自玉树县城至隆宝镇造成了大量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在NW向的玉树-甘孜断裂两段的玉树-治多断裂上,自隆宝镇东至玉树县城,地震引起了长约50km的...
关键词:玉树地震 甘孜-玉树断裂 地表破裂带 发震构造 
活动推覆构造区潜在震源的边界和震级上限——以1902年阿图什8(1/4)级地震构造区为例被引量:8
《震灾防御技术》2010年第2期145-156,共12页杨晓平 冉洪流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天山北麓活动构造及地震危险性评价技术(2008080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强震区活动褶皱-逆断裂带深浅构造关系研究和潜在震源区位置;边界划分原则与方法(2006BAC13B010102)"共同资助
1902年阿图什81/4级地震发生在西南天山山前推覆构造体中,逆冲推覆构造由推覆体的根部断裂、推覆体、滑脱断层和前缘逆断裂-褶皱等组成,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往往是推覆构造的根部断裂,而地震地表破裂和同震褶皱隆起则位于山前逆断层-褶皱...
关键词:西南天山 推覆构造 活动褶皱 潜在震源 震级上限 
西南天山阿图什背斜晚第四纪的阶段性隆升被引量:8
《地学前缘》2009年第3期160-170,共11页杨晓平 陈立春 李安 杜龙 邓起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2126);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0801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专题(2006BAC13B01-010102)
西南天山山前的阿图什背斜带是晚第四纪以来强烈活动的褶皱带,博古孜河横切背斜构造的中段,在背斜区形成6级基座阶地,为晚第四纪以来阿图什背斜阶段性褶皱隆起的地貌标志。用差分GPS测量阶地纵剖面,发现T1、T2和T4阶地面在背斜的北翼坡...
关键词:天山 河流阶地 光释光测年 活动褶皱 构造隆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