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1JK0241)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春燕冯海虹马琳张雪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嘉兴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榆林学院学报》《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渭南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文学批评《讲话》精神《讲话》规训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讲话》对当代陕西文学的影响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72-76,共5页李春燕 冯海虹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241);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
当代陕西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与母体延安文艺有着剪不断的脐带关系。柳青的文学创作直接受到《讲话》精神的熏染,柳青的文学成就和文学精神召唤着后辈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人;胡采的生活反映论与《讲话》精神一脉相承,陕西第二代批评...
关键词:《讲话》精神 陕西文学创作 陕西文学批评 
论笔耕文学研究组的文学理论批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36-39,共4页李春燕 马琳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241);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BS1021)
80年代笔耕文学研究组在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范畴内,围绕着真实性、典型性以及革命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等问题进行理论层面的探索。其理论研究达到的深广度不足,大多是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做出的应和式的反应批评,其文学...
关键词:笔耕文学研究组 文学理论探索 现实主义文学理论 规训 
试论90年代以来陕西文学批评的多元化态势
《榆林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34-38,共5页李春燕 张雪艳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11JK0241);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K148)
对传统批评模式的反思,可以追溯到笔耕文学研究组1982年举行的贾平凹近作座谈会,座谈会显示出文学批评观念最初的裂变。进入90年代,文学批评阵地《小说评论》的巩固及文学批评队伍的壮大为多元批评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在陕西文...
关键词:90年代 陕西文学批评 多元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