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90291)

作品数:16被引量:47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运泰张勇许力生杨智娴刘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Earthquake Science》《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地震地震破裂过程汶川地震波形反演M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孕震机理及震前中长期地震危险性研究被引量:1
《地震学报》2018年第3期279-290,共12页林邦慧 陈祖安 白武明 程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90291)资助
运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法与三维有限元法相结合的方法,以GPS资料作为位移速率和震源机制的约束条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青藏高原及其东侧邻区构造地块的运动、变形、相互作用及其与近30年来发生于该区的大地震之间的关系。研究中引入了以...
关键词:汶川地震 芦山地震 孕震机理 中长期地震危险性 非连续变形分析法 有限元法 
中国大陆地磁帕金森矢量特征及其与主要构造关系被引量:6
《地震学报》2017年第1期47-63,共17页龚绍京 刘双庆 梁明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90291)资助
利用地磁差矢量法和复转换函数法计算了中国大陆36个地磁台的地磁优势面、帕金森矢量及误差.结果显示:华北南部、华中、华南地区(包括贵阳和邵阳)及沿海台站的帕金森矢量长度随周期减小而增大,表明浅层的电性结构横向不均匀性较大;西部...
关键词:地磁短期变化 地磁变化优势面 帕金森矢量 高导带 活动构造 莫霍面深度 
华北盆地Lg波衰减及台站场地响应特征被引量:6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6年第12期2109-2117,共9页朱新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o.41090291);中国地震局星火计划项目(No.XH12023)
华北盆地是中国大陆地震活跃区之一,通过地震波衰减及场地响应参数研究该区构造介质属性及台基属性对地震预测预报、灾害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Lg波谱比的联合反演方法是获得地震波衰减参数及场地响应的有效方法,通过随机重采样方法可...
关键词:场地响应 衰减 联合反演 解的稳定性 地震 
地震预报可行性的科学与实践问题讨论被引量:17
《地震学报》2016年第4期564-579,658,共16页张肇诚 张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90291)资助
唐山地震4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地震预测预报探索的科学实践历程,总结其进展,讨论遇到的科学与实践问题,展望未来,这是最好的纪念.实现地震预报的关键是短临预报,震前是否有前兆,是否可以观测到,是否可应用于预测地震并取得减灾实效,这都...
关键词:唐山地震 地震观测 地震前兆 地震监测 地震预测 地震预报 可行性 
2014年云南鲁甸M_W6.1地震:一次共轭破裂地震被引量:44
《地球物理学报》2015年第1期153-162,共10页张勇 陈运泰 许力生 魏星 金明培 张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90291);地震行业基金(201108002);中国地震局"云南鲁甸6.5级地震专题研究"项目资助
烈度与余震分布显示2014年云南鲁甸MW6.1(MS6.5)地震的发震构造较复杂.为深入了解鲁甸地震的发震断层与破裂特征,本文考虑了单一断层破裂和共轭断层破裂的情况,对震中距250km范围内的近震资料(宽频带资料和强震资料)和远震体波资料...
关键词:鲁甸地震 波形反演 破裂过程 强震资料 宽频带资料 
通过SKS分裂分析非洲中东部地区地震各向异性被引量:2
《地震学报》2014年第6期981-996,1155,共16页冯力理 陈运泰 雷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90291)资助
利用非洲台阵(Africa Array)最新的地震记录,通过测量远震SKS震相的分裂参数,详细分析了非洲中东部地区地球介质各向异性可能的成因,包括随应力场变化定向排布的裂隙和岩浆透镜体,以及橄榄石晶格的定向排布等.结果表明,现今上地幔流动...
关键词:非洲中东部地区 地幔 各向异性 剪切波分裂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_w6.1(M_s6.5)地震破裂过程被引量:65
《地球物理学报》2014年第9期3052-3059,共8页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刘瑞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9029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业务费(DQJB12C01);地震行业基金(201108002)联合资助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w6.1(Ms6.5)地震是一次规模不大、但灾害严重的走滑型地震事件.受走滑型地震辐射图型的影响,远震地震资料在特定方位上信噪比不高,给此次地震发震断层面的确定造成了一些干扰.本文概述了鲁甸地震发生后2.4小时...
关键词:鲁甸地震 波形反演 破裂过程 
2014年2月12日于田Mw6.9地震破裂过程初步反演:兼论震源机制对地震破裂过程反演的影响被引量:25
《地震学报》2014年第2期159-164,共6页张勇 许力生 陈运泰 汪荣江 
地震行业基金(201108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9029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业务费(DQJB12C01)资助
通过反演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W6.9地震的远震波形记录,比较和分析了各种断层面倾角的破裂过程模型,于震后2.2小时确定并发布了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并讨论了震源机制不确定性对破裂过程反演的影响.根据所确定的破裂模型可知,2014...
关键词:地震波形反演 破裂过程 2014年2月12日于田Mw6 9地震 
浅谈芦山地震被引量:27
《地震学报》2013年第3期285-295,共11页陈运泰 杨智娴 张勇 刘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90291)资助
地震序列是对地震现象的回顾性描述,只有在地震序列结束后它才有可能被确切无疑地判定.鉴于龙门山断裂带或地震带的整体性、统一性和系统性,不可否认在其西南段发生的芦山地震是与汶川地震一样的同属于龙门山断裂带的事件.鉴于芦山地震...
关键词:芦山地震 汶川地震 地震破裂过程 地震成丛 地震序列 
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被引量:143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6期1064-1072,共9页陈运泰 杨智娴 张勇 刘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90291)资助
本文概述作者在龙门山断裂带中、小地震精确定位、地震活动性以及2008年汶川MW7.9(MS8.0)地震和2013年芦山MW6.7(MS7.0)地震破裂过程等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这些工作表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断裂带不但是一条规模宏大的断裂带,也是一...
关键词:芦山地震 汶川地震 地震精确定位 地震破裂过程 地震危险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