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1202236)

作品数:22被引量:31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李元祖艳群湛方栋秦丽李博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更多>>
相关期刊:《植物生理学报》《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生态环境学报》更多>>
相关主题:间作续断PB小花南芥蚕豆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间作对莎草与蚕豆体内铅镉锌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被引量:9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8年第4期621-631,共11页于保港 秦丽 湛方栋 祖艳群 李博 王吉秀 李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项目(U12022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163);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6760018);云南省农田无公害生产创新团队(2017HC015);环境保护部土壤污染综合治理重大专项(YNBY2016-002)~~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莎草(Cyperus glomeratus L.)和蚕豆(Vicia faba L.)间作条件下两种植物体内Pb、Cd、Zn化学形态分布的变化,并进一步探讨了间作体系影响莎草与蚕豆对重金属Cd、Pb、Zn吸收累积的主要机制。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
关键词:间作 莎草 蚕豆 重金属 化学形态 
基于RNA-Seq的镉、铅胁迫下间作续断菊根差异基因的转录组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2期324-333,共10页蒲麟陇 梅馨月 湛方栋 祖艳群 李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61093);国家自然科学-云南省联合基金项目(U1202236);云南省农田无公害生产科技创新团队(2017HC015)
【目的】初步探索间作系统中重金属超富集植物续断菊对镉、铅吸收、转运、结合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进行超富集植物续断菊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耐重金属相关基因、重金属转运相关基因挖掘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RNA-Seq技术对...
关键词:间作 续断菊 重金属 转录组 
基于UNMIX模型的矿区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源解析被引量:51
《环境科学》2018年第3期1421-1429,共9页卢鑫 胡文友 黄标 李元 祖艳群 湛方栋 邝荣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云南联合基金项目(U120223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5B04);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一三五计划和领域前沿重点项目(ISSASIP1629)
采集了云南省会泽县铅锌矿区周边42个农田土壤样品,测定了14种元素的含量,应用UNMIX模型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源解析的研究,并利用Arc GIS地统计分析模块中的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分析了污染严重的6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进一步验证源解析结果.结...
关键词:矿山开采 农田土壤 重金属 UNMIX模型 源解析 
根系互作对玉米与续断菊铅镉累积的影响及其效应分析被引量:4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年第12期6-13,共8页季李伟 蒲麟陇 湛方栋 李元 陈建军 
国家自然科学-云南省联合基金(U12022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61093;41661056)
通过单作(PVC塑料隔板分隔)、隔根(尼龙网分隔)、间作(不分隔)3种处理方法研究玉米、续断菊不同互作方式对Pb、Cd吸收的影响,并对根系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3个处理中玉米生物量隔根相比单作增加了74.32%,间作相比单作减少了15.5...
关键词:单作 隔根 间作 玉米 续断菊 根系相互作用 
不同互作方式对小花南芥和蚕豆Pb累积的效应分析被引量:1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4期703-711,共9页尹晓青 李博 王吉秀 李元 祖艳群 
国家自然科学-云南省联合基金项目(U12022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61096;31560163)
【目的】本研究探讨不同程度的根系互作方式对小花南芥和蚕豆生长、吸收和累积Pb的影响以及小花南芥和蚕豆根际不同互作方式效应分析。【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量土壤和植株中的Pb含量,分析小花南芥和蚕豆根系采用PVC板隔开、...
关键词:小花南芥 蚕豆 根际互作 Pb累积 
铅胁迫下小花南芥和玉米间作体系对植物生理的影响被引量:8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7年第7期54-59,共6页王吉秀 李元 祖艳群 湛方栋 秦丽 何永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项目(U1202236);云南农业大学自然科学青年基金资助项目(2015ZR06);云南省教育厅基金(2015Y192)
探讨低累积玉米品种与超累积植物小花南芥间作体系对铅污染的生理响应机制。以陶粒为培养基质,研究铅(400 mg/kg)胁迫对玉米和小花南芥间作体系的植株生物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及铅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体系下,玉米叶的生物量...
关键词:间作 玉米 小花南芥 抗氧化酶  
土荆芥和蚕豆/玉米间作系统中Pb、Cd、Zn的累积特征研究被引量:18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第1期153-160,共8页秦丽 湛方栋 祖艳群 孟婧轩 晋磊 李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项目(U120223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163);云南农业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0676012)
为探索污染土壤边生产边修复技术的可行性,通过盆栽试验,采用植物修复的方法,将超富集重金属的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和农作物玉米/蚕豆间作在污染的土壤中,研究了土荆芥和蚕豆、玉米间作对植物吸收积累Pb、Cd和Zn的...
关键词:间作 土荆芥 蚕豆 玉米 重金属 植物修复 
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和续断菊间作镉吸收和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5
《土壤》2017年第1期111-117,共7页卢鑫 胡文友 黄标 李元 祖艳群 湛方栋 邝荣禧 何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基金项目(U1202236);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05B04)资助
通过盆栽试验,利用分室隔网培养方法,模拟研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对玉米-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间作体系Cd吸收和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Cd添加到A室还是B室,玉米的侵染率都要比续断菊高出6.3%~38.35%。接种AMF之后,都不...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AMF) 玉米 续断菊 间作 重金属污染 植物修复 
Cd胁迫对续断菊Cd吸收分配及有机酸代谢的影响被引量:7
《环境化学》2016年第8期1592-1600,共9页秦丽 何永美 李元 李博 祖艳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联合项目(U1202236)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60163)资助~~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Cd在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体内的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Cd对续断菊地上部和根部有机酸含量的影响,以及根系分泌低分子有机酸对Cd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续断菊根部和地上部的Cd含量随Cd处理浓度增加而显...
关键词:CD 续断菊 亚细胞分布 化学形态 低分子有机酸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对Pb的富集特征被引量:9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6年第3期268-275,共8页秦榕璘 李元 祖艳群 湛方栋 陈建军 
国家自然科学-云南省联合基金(U1202236)
为了研究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对Pb的富集特征,选用2个Pb低富集玉米品种(曲辰11号、曲辰3号)和2个Pb高富集玉米品种(靖丰8号、旭玉1446),开展Pb胁迫(2 000 mg·kg-1)下的大田试验,研究了玉米植株生物量的变化、各部位Pb含量、Pb总...
关键词:玉米基因型 PB含量 富集特征 有效态Pb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