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C39960010)

作品数:21被引量:19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易津王学敏乌仁其木格贺俊英王六英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畜牧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草地学报》《种子》《畜牧与饲料科学》更多>>
相关主题: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属种子驼绒藜属植物贮藏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理学特性的研究——营养成分、植物激素与种子活力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7
《种子》2004年第4期3-7,11,共6页易津 王学敏 乌仁其木格 谷安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项目编号 :C39960 0 1 0 )资助。
本论文对驼绒藜属植物种子的生理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包括种子的活力、种子的营养成分、激素水平等内容 ,同时对种子的劣变机理进行了探讨。驼绒藜属牧草种子在营养成分及激素含量上存在种间、生态型间及株龄间的差异 ,相关分析表明 ,种...
关键词:驼绒藜属植物 牧草 种子生理学 营养成分 植物激素 种子活力 相关性 劣变机理 
不同类型华北驼绒藜生殖特性及种子生产性能评价被引量:13
《种子》2004年第3期3-6,共4页刘海英 易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项目 (C39960 0 1 0 )
华北驼绒藜野生群落中存在明显的种内生殖差异 ,对 4种类型华北驼绒藜的生殖生物学和生产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 ,高产、早熟类型华北驼绒藜 (T- 1 - A)种子产量高 (6 9.0 g/株 ) ,株型紧凑 ,生育期短 (1 5 1 d) ,千粒重 (2 .6 4 g) ,结实...
关键词:华北驼绒藜 类型 生殖特性 种子生产性能 种内生殖 施肥方式 饲用半灌木 
华北驼绒藜引种试验被引量:7
《中国草地》2004年第1期78-80,F003,共4页库尔班.尼扎米丁 易津 王学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项目(C39960010)
在新疆北部荒漠地区引种栽培华北驼绒藜的试验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在北疆(乌鲁木齐)年降水量220mm的荒漠区域内无灌溉条件下种子出苗、生长发育都表现良好,能够安全越冬,越冬率为95%;华北驼绒藜最佳播种时间是早春。
关键词:华北驼绒藜 新疆 荒漠地区 引种 降水量 灌溉条件 种子出苗 生长发育 越冬 播种时间 
人工劣变处理对华北驼绒藜种子活力的影响被引量:32
《中国草地》2003年第4期31-35,共5页王明霞 易津 乌仁其木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C39960010)
采用高温高湿(40℃,RH100%)人工老化法处理、20%甲醇人工老化法处理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驼绒藜种子活力,并可以较理想的模拟种子的劣变过程。种子人工老化过程中种子内呼吸酶活性下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降低。TTC含量与活...
关键词:华北驼绒藜 种子活力 种子劣变 人工模拟老化法 种子寿命 TTC法 
驼绒藜属4种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及花粉活力的测定被引量:7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3年第4期391-393,396,共4页王六英 杜利霞 贺俊英 易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39960010)
对4种驼绒藜属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和花粉粒的生活力进行了观察和测定.结果表明,同一花药中的花粉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均存在分裂不同步现象,其胞质分裂方式均为同时型;北美驼绒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I出现染色体桥的现象;4种植...
关键词:驼绒藜属 花粉母细胞 减数分裂 花粉活力 测定 藜科植物 
管理方式对华北驼绒藜生长及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5
《草地学报》2003年第2期139-145,共7页王学敏 易津 张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驼绒藜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C3 9960 0 10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课题"优良牧草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项目编号 :KSCX1-0 3 0 7)资助
研究施肥、浇水等不同管理措施对华北驼绒藜生长及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宜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华北驼绒藜的株高、枝条数、种子产量和质量。其中 3次施肥 +喷钾增产增质效果优于其它处理。 3次施肥为最佳施肥方式。浇水及...
关键词:田间管理 华北驼绒藜 生长 种子产量和质量 
驼绒藜属植物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被引量:35
《草地学报》2003年第2期87-94,共8页易津 王学敏 乌仁其木格 张力君 
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C3 9960 0 10 )资助项目
驼绒藜属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植被类型中的重要植物 ,本文从生物学特性的角度 ,综述了 2 0世纪近2 0年来对国内外驼绒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该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对今后重点研究方向的建议。
关键词:驼绒藜属 生物学特性 研究进展 
驼绒藜属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被引量:7
《草地学报》2003年第2期154-158,共5页韩冰 王学敏 易津 赵萌莉 杨燕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项目编号 :C3 9960 0 10 )资助
对驼绒藜属 7份材料在分子水平上 ,采用 RAPD技术进行遗传距离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 ,驼绒藜种的宁夏生态型、新疆生态型和荒漠生态型以及科尔沁生态型的华北驼绒藜种与华北驼绒藜聚成一个大类群。驼绒藜种和华北驼绒藜种的遗传关系...
关键词:RAPD技术 驼绒藜 遗传多样性 
驼绒藜属植物种子萌发条件及其生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3
《草地学报》2003年第2期95-102,共8页王学敏 易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项目编号 :C3 9960 0 10 )资助
对驼绒藜属 3个种的 7份材料 ,研究种子萌发的温度、光照、水分和发芽床等条件。结果表明 ,驼绒藜属植物种子在 2 5℃恒温及 15~ 2 5℃变温的条件下萌发状况好 ,种子活力高 ;光照与否对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驼绒藜属种子萌发需水...
关键词:驼绒藜属 种子 萌发条件 生理特性 
驼绒藜属牧草种子水分生理及幼苗耐旱性研究被引量:20
《草地学报》2003年第2期103-109,共7页易津 王学敏 谷安琳 徐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驼绒藜属牧草种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项目编号 :C3 9960 0 10 )资助
对驼绒藜属 7份材料的种子及幼苗进行水分生理和耐旱性研究。结果表明 ,种子萌发时的吸水能力很强 ,需水量高 ,达到种子重量的 4~ 7倍 ;种子吸水能力在种间和生态型间存在差异 ;种子萌发时的吸水量与其原产地的降水量呈负相关 ,而与种...
关键词:驼绒藜属 种子 水分生理 耐旱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