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AZD051)

作品数:15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许丙泉陈炎李峻岭曾振宇杨锦先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威海)中国孔子研究院山东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大庆师范学院学报》《天津社会科学》《现代哲学》《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荀子儒家孔子儒学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不语怪力乱神到奢谈天道性命——从认识论角度对儒学发展史的反思被引量:1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10,共10页陈炎 孟庆雷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儒学学科建设"(项目批准号:09AZD051)的阶段性成果
作为儒家学派的开创者,孔子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理性精神,"不语怪、力、乱、神",对经验世界之外的信仰本体采取"存而不论"、"敬而远之"的态度。这种朴素的"理性精神"不仅避免了原始儒学宗教化的发展方向,而且区分了经验世界...
关键词:孔子 儒学 经验 超验 知识 信仰 
论孔子儒家“仁”的思想被引量:1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97-100,共4页许丙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儒学学科建设"(09AZD051)
孔子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仁是其思想的核心。"仁者,人也",仁是关于如何"做人"、"成人"的学说。仁是"仁者爱人",还必须按照人的本性的要求,热爱生命,努力奋斗,不断完善和成就自我,有益于社会乃至整个世界。
关键词:孔子 儒家  
论传统的力量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101-104,共4页许丙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儒学学科建设"(09AZD051)阶段性成果
当代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体现出传统的坚韧而顽强的力量。传统影响后世的历史文化创造,文化的发展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传统有非常坚韧顽强的力量,因为传统表现人类文化创造的本性,是世代积淀而成的宝贵精神资源。传统是民族个性...
关键词:传统 儒学 文化 历史 
“性朴”论与荀子思想被引量:3
《东岳论丛》2014年第2期21-25,共5页李峻岭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从荀子到董仲舒--儒学一尊的历史嬗变研究"(项目批准号:13CZX03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荀学史"(项目批准号:09AZD05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荀子为性朴论者,他的人性论是其理论的基石,与其天人观、义利观、社会观有着密切的关联,最终落实到"礼以养欲"上,并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荀学完成了儒家"仁者爱人"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荀子 性朴论 天人观 义利观 礼以养欲 
论传统的力量
《泰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45-49,共5页许丙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儒学学科建设"(09AZD051)
当代民族文化的复兴体现出传统的坚韧而顽强的力量。传统是影响后世的历史文化创造,文化的发展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传统有非常坚韧顽强的力量,因为传统表现人类文化创造的本性,是世代积淀而成的宝贵精神资源。传统是民族个性的...
关键词:传统 力量 文化 历史 
论孔子“克已复礼为仁”的思想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55-59,共5页许丙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9AZD051)
"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一生的追求,也是其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对此,学者们有很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理解。孔子儒家思想关注的中心是人,从人的本性出发,能更好地理解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精神。"克己"表现了人类的精神特性,"复礼"是遵循...
关键词:孔子 儒家 精神 文化 
荀子年寿行迹考被引量:3
《东岳论丛》2013年第9期67-71,共5页李峻岭 杨锦先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荀学史”(项目批准号:09AZD05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荀子的生卒年及形迹,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根据《荀子》原书和史实,推定荀子大约生于前336年,20岁时曾游于燕国,50岁于湣王末年首次来到齐国稷下,齐襄王十八年(前266)之后曾游历秦、赵两国,卒于秦灭楚的战乱之中。
关键词:荀子 年五十 游学于齐 生卒年 
“贤者识其大者”:论应如何理解孔子思想
《泰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26-30,共5页许丙泉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9AZD051)
在当代中国,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受到推崇,逐步走向世界。但对于孔子儒家思想,似乎还有许多疑惑,历史上聚讼纷纭,有许多激烈斗争的矛盾,现在仍有不同观点。本文尝试探讨孔子儒家思想的理解问题。不同的理解都有合理性,但人类不断发展进步...
关键词:孔子 儒家 理解 
荀子“正名”思想的元伦理学分析
《原道》2012年第2期255-266,共12页王堃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儒学学科建设”(批号09AZD051)阶段性成果
荀子以经验的认识论取代了形而上学,其伦理学建立在认识论基础上,并与其语言学"正名"密不可分,因而可以对其作元伦理学的分析。但荀子的语言学只是对认识结果的描述,认识本身不能诉诸语言分析,并成为语言的基础。与此相反,西方元伦理学...
关键词:正名 元伦理学 荀子 
返本开新与儒学再造——论颜元的习行哲学及其历史命运被引量:2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67-72,共6页颜炳罡 
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中国儒学学科建设"课题(课题编号09AZD051)的前期研究成果
颜元是中国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系统对前代学术传统而言,既非冯友兰所说的"照着讲",也非"接着讲",而是推倒两千年来的学术成见,直追周孔正学。他以"复古"为口号,进行着儒学新形态的探索工作,"溯本以致新"或者说...
关键词:颜元 习行 “六府” “三事” 崇实 返本开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