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001003)

作品数:13被引量:271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吴立新刘善军吴育华李永强李国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矿山测量》《红外与毫米波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科学通报》更多>>
相关主题:遥感-岩石力学地震遥感构造地震热红外辐射热红外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遥感-岩石力学(VIII)——论岩石破裂的热红外前兆被引量:5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10期1621-1627,共7页刘善军 吴立新 王川婴 葛大庆 吴育华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领域前沿基金(Q110307);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课题。
岩石破裂存在多种前兆,它是岩石力学和岩石工程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总结多年遥感-岩石力学基础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岩石破裂的热红外前兆进行了系统总结与分析,包括:前兆表现形式及其类型、前兆的时间及空间特征、前兆的机理等。...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岩石破裂 热红外前兆 微破裂 遥感监测 
遥感-岩石力学(VII)——岩石低速撞击的热红外遥感成像实验研究被引量:6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9期1439-1445,共7页吴立新 吴育华 刘善军 李永强 李国华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2090);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001003)重点项目联合资助课题。
利用热红外遥感成像技术进行岩石低速撞击瞬间的遥感监测,分别进行了以大理岩为主的不同岩性的垂直撞击实验、不同角度的倾斜撞击实验以及不同表面条件(潮湿度)的垂直撞击实验。发现(1)岩石垂直撞击时,均存在一临界速度,不同岩性岩石的...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热红外遥感成像 低速撞击 辐射 撞击反演 
遥感-岩石力学(Ⅵ)——岩石摩擦滑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8期1247-1251,共5页刘善军 吴立新 王金庄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课题
以花岗闪长岩和辉长岩为例,结合遥感-岩石力学基础实验研究,研究了双轴加载条件下岩石摩擦滑移特征,重点对影响岩石摩擦滑移特征的5个重要因素,即正应力、岩性、摩擦表面粗糙度、含水性及摩擦速率进行了实验分析。研究表明:(1) 正应力越...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岩石粘滑 摩擦滑移 构造地震 花岗闪长岩 辉长岩 
遥感-岩石力学(Ⅴ)——岩石粘滑过程中红外辐射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5期730-735,共6页刘善军 吴立新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课题。
利用双轴加载实验装置和热红外成像仪器对岩石剪切滑移过程中的红外辐射进行了成像实验。研究表明,摩擦速率、正应力、摩擦面粗糙度、岩石强度与矿物颗粒硬度是影响岩石粘滑过程红外辐射的重要因素(1)摩擦以等速率进行时,岩石摩擦裂隙...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地震遥感 红外辐射 岩石粘滑 构造地震 
遥感-岩石力学(IV)——岩石压剪破裂的热红外辐射规律及其地震前兆意义被引量:45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4期539-544,共6页吴立新 刘善军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项目。
完整岩体压剪破裂失稳是构造地震的另一种可能孕震机制。以此为模拟对象,采集中国首都圈地区的5种典型岩石,进行了岩石压剪破裂过程的红外辐射成像实验。研究发现:(1) 岩石压剪破裂过程存在热弹和摩擦热两种热-力耦合效应,且压剪作用越...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构造地震 地震遥感 岩石压剪破裂 
遥感-岩石力学(III)——交汇断层粘滑的热红外辐射与声发射规律及其构造地震前兆意义被引量:28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3期401-407,共7页吴立新 刘善军 许向红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项目。
以构造地震孕震机制之三即交汇断层粘滑发震为模拟对象,利用双轴加载实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自然界经常出现的断层组合模式——不同交汇角度的组合断层的物理模型进行了室内加载实验,利用红外热像仪和声发射仪分别测定了加载过程中试样...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构造地震 地震遥感 热红外辐射 声发射 交汇断层 
遥感-岩石力学(II)——断层双剪粘滑的热红外辐射规律及其构造地震前兆意义被引量:29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2期192-198,共7页吴立新 刘善军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8001003)重点资助项目
以构造地震孕震机制之二即断层粘滑发震为模拟对象,利用双轴加载实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4类断层组合条件下双剪粘滑过程中的红外辐射温度场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断层表面温度场的时空演变不仅与应力水平有关,...
关键词:遥感 岩石力学 断层粘滑 地震前兆 热红外辐射 地震遥感 
遥感-岩石力学(I)——非连续组合断层破裂的热红外辐射规律及其构造地震前兆意义被引量:63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第1期24-30,共7页吴立新 刘善军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
以构造地震孕震机制之一即非连续组合断层破裂发震为模拟对象,利用双轴加载实验系统和红外热像仪,对雁列和同线非连通这两种非连续组合断层在双轴加载破裂失稳过程中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模拟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双轴加载过程中岩石表...
关键词:遥感 岩石力学 构造地震 地震遥感 热红外异常 地震前兆 
受载岩石红外辐射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被引量:32
《矿山测量》2003年第3期67-68,46,共3页刘善军 吴立新 吴育华 李永强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联合资助
在总结过去实验的基础上,对岩石在加载过程中产生红外辐射的影响因素(加载速率、加载方式及岩性)及机理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认为:1)随着加载速率的上升,温度上升加快。但在加载速率2.75×10-5/s到1.65×10-4/s的变化范围,单位应...
关键词:受载岩石 红外辐射 遥感-岩石力学 热-力耦合效应 热红外辐射 
多暗色矿物类岩石单轴加载过程中红外辐射定量研究被引量:3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第11期1585-1589,共5页刘善军 吴立新 吴焕萍 吴育华 程涛 李国华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基金(20004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00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2090)联合资助项目。
对首都圈地区的多暗色矿物类岩石(花岗闪长岩、辉长岩及片麻岩)进行了单轴加载至破裂过程的热红外遥感监测实验,发现:(1) 在加载至应力峰值过程中,岩石平均红外辐射温度与应力呈线性正相关关系;(2) 在加载至应力峰值过程中,岩石平均红...
关键词:遥感岩石力学 热红外辐射 能量转化 定量分析 地震遥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