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704)

作品数:6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严善春迟德富王嘉冰刘英胜程红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衡水市林业局更多>>
相关期刊:《林业科学》《北京林业大学学报》《东北林业大学学报》《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光肩星天牛触角电位反应触角寄主植物活性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3种内吸性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幼虫的林间防治效果被引量:9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7期62-68,共7页王嘉冰 徐智文 薛羿 刘英胜 严善春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704)
为了筛选高效低毒杀虫药剂,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本次试验选用的被害树种为馒头柳,采用树干输液法,选用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和吡虫啉3种内吸性杀虫剂进行林间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质量浓度分别设为:氯虫苯甲酰胺2、4、8 g/L,氟虫...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 内吸性杀虫剂 防治效果 产卵行为 驱避作用 
杨干象对12种植物挥发物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被引量:10
《林业科学》2017年第6期159-167,共9页邢亚 迟德富 宇佳 严峻鑫 冉亚丽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704)
【目的】从12种植物挥发物中筛选出对杨干象成虫具有显著驱避、引诱作用的挥发性物质,并为生产制备驱避引诱剂提供依据,为有效控制杨干象种群奠定基础。【方法】利用EAG技术对12种植物挥发物质进行触角电生理反应,筛选出与对照差异显著...
关键词:杨干象 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 Y型嗅觉仪 风洞 
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成虫的室内防治试验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117-120,共4页王嘉冰 王琪 严善春 刘英胜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704)
为了研究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和氟虫双酰胺3种杀虫剂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成虫的防治效果,采用带叶枝条喷雾法对天牛成虫进行室内防治试验。3种杀虫剂的稀释倍数分别设为: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0 000、30 000、50 000倍...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 杀虫剂 存活时间 取食量 
阔叶红松混交林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松梢象甲发生及危害的影响被引量:3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4期393-397,共5页王文帆 迟德富 梁素钰 李琳 田松岩 刘延坤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9B07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75154;31370649);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GA09B201–05;GC12C203);黑龙江省财政基金项目(2013–05SCZ);黑龙江省省院合作项目(HZ201211)
抽样调查黑龙江省伊春地区上甘岭林业局2013年度阔叶红松混交林遭受松梢象甲危害的24个林班、59个小班内177块样地的立地和林分因子、受灾情况等,计算有虫株率、虫口密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析阔叶红松混交林立地因子和林分因子对松...
关键词:红松阔叶混交林 松梢象甲 立地因子 林分因子 
3种天牛科昆虫摩擦发音器的超微结构及摩擦发音机制分析被引量:5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1期71-77,共7页李玲 迟德富 李燕 尹艳豹 张振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9B0704)
为了观察和分析蛀干类害虫天牛成虫的个体间通讯行为,笔者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并描述了3种天牛即曲纹花天牛(Leptura arcuata Panzer)、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Motschulsky)和栗山天牛(Massicusraddei Blessig)发音器的...
关键词:天牛科 摩擦发音器 超微结构 发音方式 
光肩星天牛对寄主植物萜烯类化合物触角活性和电位反应被引量:15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11期143-146,共4页范丽清 严善春 程红 孙宗华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专项(2012BAD19B0704)
为给引诱剂和驱避剂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离体触角各节嗅觉反应差异,离体触角活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雌、雄两性对2 mol/L的顺-3-烯-1-醇、月桂烯、水芹烯、3-蒈烯、S型α-蒎烯、莰烯、...
关键词:光肩星天牛 植物源挥发物 触角电位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