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890-1945)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王琳丁瑜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江西社会科学》《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山东外语教学》《都市文化研究》更多>>
相关主题:城市坟墓菲茨杰拉德个人主义沉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城市身份的诉求与认同:《就说是睡着了》解析
《都市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49-58,共10页王琳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2CWW0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现代美国城市文学地图(1890-1945)”(11YJC752027);上海地方高校大文科研究生学术新人培育计划的阶段性成果
在《就说是睡着了》中,以戴维一家为代表的犹太移民在美国城市中面临着双重转变:从乡村文化到城市文化,从犹太文化到基督教文化。父亲阿尔伯特与母亲吉尼亚因带有过去的乡村记忆和创伤以及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所以不能完全融入美国城市...
关键词:城市身份 亨利·罗斯 就说是睡着了 
城市“他者”的沉浮与毁灭——20世纪30、40年代芝加哥聚居区小说研究
《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第1期80-84,共5页王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国城市文学地图(1890-1945)"(项目编号:11YJC752027)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30、40年代,芝加哥文坛上出现了一批以少数种族聚居区为背景,反映城市"他者"生活和思想状态的小说,如詹姆斯·法雷尔的《斯塔兹·朗尼根》三部曲、理查德·赖特的《土生子》和纳尔森·艾尔格伦的《长夜漫漫》。这一类少数种族聚...
关键词:城市“他者” 芝加哥 聚居区小说 
洛杉矶:个人主义英雄的坟墓——解读菲茨杰拉德的《最后的大亨》被引量:1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113-117,共5页丁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美国城市文学地图(1890-1945)"(11YJC752027)
在《最后的大亨》中,菲茨杰拉德刻画了一个完美的个人主义英雄——斯塔尔。但浮华奢靡的现代工业城市洛杉矾腐蚀了斯塔尔的心智和道德,耗尽了他的能量和才华,摧毁了他的精神和肉体,成为埋葬英雄的坟基。菲茨杰拉德从自身的人生经历出发...
关键词:洛杉矶 《最后的大亨》 菲茨杰拉德 个人主义 
艾尔格伦城市书写中的二元建构——以《长夜漫漫》、《金臂人》为中心
《江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104-107,共4页王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现代美国城市文学地图(1890-1945)"(11YJC752027)
纳尔森·艾尔格伦的绝大多数作品以芝加哥贫民区为背景,展现了工业城市秩序的衰败和城市聚居区生活的堕落,并表现为二元建构:城市表征上的霓虹与荒野;城市空间上的敞视与囚徒;灵魂问题上的罪与罚。作家最偏爱生活在城市贫民区中的人物:...
关键词:艾尔格伦 芝加哥 《长夜漫漫》 《金臂人》 
城市·成长·空间——《斯塔兹·朗尼根》的城市空间阐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120-124,共5页王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美国城市文学地图(1890-1945)"(11YJC75202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城市文学地图--以纽约;芝加哥和洛杉矶为中心"(12CWW034)
《斯塔兹·朗尼根》三部曲以芝加哥南区为背景,历时性地呈现了主人公斯塔兹·朗尼根从十五岁到二十九岁的成长历程。期间,斯塔兹的成长环境发生了转移:由家庭、学校和教堂转移到了街道、弹子室、廉价餐馆和公园等公共空间,其教育的承担...
关键词:斯塔兹·朗尼根 法雷尔 城市空间 成长悲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