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A710023)

作品数:16被引量:13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陶文昭赵春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天府新论》《理论与改革》《电子政务》更多>>
相关主题:互联网电子民主网民民主信息技术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电子政务与民主参与被引量:13
《电子政务》2010年第9期54-59,共6页陶文昭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民主研究"(项目编号:06JA710023)
当代民主的纵深发展,民主参与成为时代的潮流。民主参与是对传统民主反思的结果,是当代强势行政的内在要求。公共行政反应政治合法性,以民主行政回应这一潮流。民主参与成为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之一。作为新型政务的电子政务,必须落实民...
关键词:民主参与 民主行政 电子政务 信息技术 数字鸿沟 
论网络监督的性质被引量:2
《学习论坛》2010年第6期46-49,共4页陶文昭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民主研究"(06JA710023)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网络监督的性质,总体上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即网络监督是网络政治的重要功能,网络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监督,网络监督是舆论监督的新形式。网络监督具有派生性。作为监督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监督只有与其他监督相互配合,才能发挥更...
关键词:网络 监督 性质 
推进民主政治:网络公民社会的定位被引量:14
《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6期31-35,共5页陶文昭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民主研究>(06JA710023)的阶段性成果
网络公民社会的准确定位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网络公民社会是公民社会的一部分,是互联网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网络公民社会不是异议的工具,而是一种建设性的力量。政府与网络公民社会不能相互对抗,而应相互协调。
关键词:互联网 公民社会 定位 
电子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综述被引量:3
《电子政务》2010年第4期7-16,共10页赵春丽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民主研究"(项目编号:06JA710023)
电子民主代表了未来民主发展的新方向,国内外学术界尤其是西方学者对此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学术界围绕着电子民主与直接民主、公民政治参与、公共领域、社会资本等问题进行了较多的阐述与探索。发展电子政府、电子政党,开展网络选举与电...
关键词:电子民主 信息技术 电子议会 电子投票 网络竞选 
论电子民主的人民性
《电子政务》2010年第4期17-22,共6页陶文昭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民主研究"(项目编号:06JA710023)
探讨了网民和人民的定义及两者之间的结构关系,认为网民是使用网络的人民,网络空间是人民活动的新空间;分别阐述了电子民主与人民民主、网络监督与人民监督之间的关系,即电子民主本质上是人民民主,网络监督本质上是人民监督;提出了积极...
关键词:电子民主 网络民主 民主监督 网民 公民权 
互联网的社会思潮被引量:5
《电子政务》2010年第4期23-28,共6页陶文昭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民主研究(项目编号:06JA710023)"
互联网上出现了诸多社会思潮,诸如民粹主义、民族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互联网的这些思潮既有技术的基础,更有社会的根源。互联网思潮是网络技术的特有产物,与网民的特性密切关联,是社会思潮在网络上的折射。
关键词:互联网 电子民主 社会思潮 无政府主义 民粹主义 民族主义 
互联网的政策方略被引量:1
《电子政务》2010年第4期29-35,共7页陶文昭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民主研究"(项目编号06JA710023)
叙述了随着信息技术对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的高层越来越关注互联网发展、利用和管理的视野和进程。阐述了关于互联网的政策方略:①重视网络民意,并注意甄别和引导民意;②维护主流意识,关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加强网络文化建设;③探...
关键词:网络民主 网络民意 互联网 电子治理 电子民主 
电子民主局限性探析被引量:3
《电子政务》2010年第4期36-42,共7页赵春丽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民主研究"(项目编号:06JA710023)
电子民主展现了民主的未来图景,复兴了直接民主的理想。然而,电子民主本身有其局限性,现实发展中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数字鸿沟的存在影响着民主参与的平等性;不受控制的电子技术的发展也可能走上专制的道路,而与民主的初衷背道而...
关键词:数字鸿沟 电子专制 电子安全 情绪民主 电子民主 
审视网络暴民:虚拟世界并非违法天堂被引量:2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0年第4期27-29,共3页陶文昭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民主研究》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6JA710023
网络暴民现象是对匿名言论自由的过度误用,是群体极化和大众心理的极端表现,也是现实社会问题的虚拟反映。网络暴民现象伤害了当事人,危及到网络的和谐。必须冷静应对网络暴民现象,促使网民成熟、理性和自律,并加以必要的监管和法治。
关键词:互联网 网络暴民 网络监管 
网络监督三题被引量:7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67-71,共5页陶文昭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民主研究>(06JA710023)的中间成果
网络监督是网络政治的重要功能,本质上是人民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的主体广泛、环境纯净和途径直接等,具有特殊的优势。新形势下网络监督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存在一些问题。要积极对待网络监督,进一步完善和引导网络监督。
关键词:网络 监督 民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