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1BZW023)

作品数:8被引量:1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陈书录李圣华杨旭辉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江海学刊》《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主题:明清文学明清契合艺术风格复古派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加强区域文化视野中明清区域文学的特色研究被引量:2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26-29,共4页陈书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交叉研究”(01BZW023);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211010A515)
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清区域文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中之一是对明清文学的区域特色重视不够。今后,在明清区域文学研究中,我们不仅要在流派意识、主题取向、文学主张、审美情趣、意象或意境或人物形象...
关键词:区域文化视野 明清区域文学 特色研究 
明清区域文学史研究的价值、局限及走向——以近年来地域文学史撰著为中心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李圣华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交叉研究"(01BZW023)
地域文学史研究视野中的明清文学史研究具有以下特点和价值:一是以区域文学发展演变为线索,以"横剖"式的解构、建构,与文学通史、断代史、文体史构成互补;二是以呈现区域"文学生态"的方式,考察文学史的特质,从而发掘文学深刻的内涵与意...
关键词:明清文学 区域文学史 地域文学史 文学史观 
地域人文生态视野与明清诗文研究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35-37,共3页杨旭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交叉研究"(01BZW023)
一时一地之学术文化风尚的形成、发展绝非处于静止、孤闭的状态,除却文脉的历史承继和借鉴之外,更有不同文化区域间交通之后的碰撞和融合。由时、空纵横两个维度交织而成的庞大的学术文化生态网络,既是明清学术、文学研究中绝不可轻忽...
关键词:地域人文生态视野 明清诗文研究 文化“输入” 文化“输出” 
以徐渭与鲁迅为例谈现当代文学对古代文学的继承与创新被引量:1
《江海学刊》2005年第5期186-193,共8页陈书录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雅俗文学创作与理论批评"(项目号:01BZW023);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211010A515)的阶段性成果。
将浙江绍兴籍作家徐渭的诗文与鲁迅的散文诗《野草》作比较,可见其在意象的建构、心灵苦闷的象征及越中区域文化的影响等方面异中有同,他们共同有着“草根”精神的“血脉”,但他们各自在不同时代的文学创作中大放异彩;也可见中国古今文...
关键词:徐渭 鲁迅 现当代文学 古代文学 文学创新 散文诗 《野草》 意象 比较文学 
明代文学思想转型期徐渭与王世贞之比较——兼论吴越文化、朝野文学之异同及影响被引量:1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119-127,共9页陈书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BZW023);国家教委人文社科项目(97JD750.11-4403)
王世贞、徐渭是活跃于明代嘉靖、隆庆和万历前期的两位重要作家,由于他们分别受吴、越不同区域文化的影响,更由于他们在科举中得意或失意的不同遭际,使他们形成了朝、野不同的文化心态和或“剂”或“畸”不同的思维方式,其文学理论与文...
关键词:徐渭 王世贞 吴越文化 朝野文学 
士商契合与明清性灵思潮的演变被引量:5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96-102,共7页陈书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BZW023)国家教委人文社科项目(97JD750.11-44003)
明代中期的李梦阳、康海和王世贞等在商贾之风的影响下转变心态,由格调转向性灵,为明清性灵思潮的孕育期;晚明公安三袁、钟惺、谭元春以及郑元勋等将性灵思潮推向高峰,其重要的动因之一是士商心灵上的契合;清代中叶袁枚、赵翼等与商贾...
关键词:士商 明清文学 性灵思潮 
俚俗与性灵:王世贞的文学创作在士商契合中的转向被引量:4
《江海学刊》2003年第6期156-162,共7页陈书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0 1BZW 0 2 3 );国家教委人文社科项目 ( 97JD75 0 )阶段性成果
作为明代复古派后期盟主的王世贞 ,亲笔为商贾撰写了数十篇墓志铭与传记等 ,显示出他将视角由庙堂士林转向商贾市井 ,反映了他在当时具有的独特商贾意识与市井观念。在士商互动中 ,王世贞由古雅转向俚俗 ,由格调转向性灵 ,并将性灵说付...
关键词:王世贞 复古派 商贾意识 性灵说 明代 艺术风格 
北宋诗文革新中“农商皆利”与“重农抑商”的两种思潮被引量:1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136-141,共6页陈书录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1BZW023);国家教委人文社科项目(97JD750.11-44003)
范仲淹和欧阳修及苏轼等人忧“商旅(商贾)不行”,不仅反映了当时商贾经济发展的社会现实,也说明北宋政治改革和诗文革新者将“忧以天下”上升到新的层次:着眼于士、农、工、商的整体利益与长远利益进行变革。另外,苏辙指责王安石《兼并...
关键词:儒商 北宋 政治改革 诗文革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