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10031)

作品数:7被引量:7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作者:熊光清刘娟凤更多>>
相关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探索与争鸣》《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更多>>
相关主题:流动人口政治发展农民工网络政治政治文化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选择倾向的实证分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第4期135-140,共6页熊光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0YJA810031)的阶段性成果
2012年10月—2013年1月,本课题组在北京、广东、浙江、湖北、重庆等地就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展开了实地调查。调查表明,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对于权利救济的认知,对于各种权利救济手段的信任度,以及对于...
关键词:流动人口 权利救济 选择倾向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激励机制的错位被引量:3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6期107-111,共5页刘娟凤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研究"(10YJA810031)
21世纪初期,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无法被传统体制直接吸纳的流动人口成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可以吸纳流动人口,但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存在着碎片化、便携性差和保...
关键词:流动人口 社会保障 省级统筹 户籍制度 统账结合 
从限权到平权: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的演变被引量:13
《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6期49-54,共6页熊光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实证研究”(11BZZ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研究”(10YJA81003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治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前景”学术创新团队项目
20世纪80年代以来,尽管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口流入所在地政府没有给予流动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权利,而是试图通过限制流动人口的权利,以期达到控制人口流动和降低城市公共服务成本的目的。随着经济发展与...
关键词:流动人口 管理政策 限权 平权 
必须取消带有社会歧视含义的“农民工”称谓——再驳“改革代价论”被引量:6
《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5期44-47,共4页熊光清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实证研究"(11BZZ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研究"(10YJA810031)的阶段性成果
是否需要取消"农民工"称谓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争议。有些人认为应当取消;而另一些人认为没有必要;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必然存在的社会等级标志,"农民工"的存在也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因而完全没必要取消。应当注意的是,"农民工"称...
关键词: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 流动人口 社会歧视 
网络社团的兴起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被引量:5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32-35,共4页熊光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研究"(10YJA810031)
中国网络社团蓬勃兴起和发展可以对中国政治发展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网络社团的兴起和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建设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网络社团主要有在网络论坛上形成的虚拟社区,网上俱乐部,利用网络发起的志愿者组织和公益性活动组织...
关键词:网络社团 政治发展 参与民主 公民意识 社会行动能力 
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的变迁被引量:31
《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23-31,共9页熊光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A81003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政治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前景"学术创新团队资助项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项目批准号:CXTD2011-06)的研究成果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互联网一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网络政治随之获得了迅速发展。中国网络政治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国政治发展的进程,而且促进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变迁。从目前情况看,网络政治参与、网络结社、网络政务和...
关键词:网络政治 政治文化 政治发展 
制度设定、话语建构与社会合意——对“农民工”概念的解析被引量:17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107-114,共8页熊光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效能感实证研究"(11BZZ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流动人口权利救济问题研究"(10YJA81003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创新团队"政治发展:国际比较与中国前景"资助项目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CXTD2011-06)
"农民工"这一概念存在许多不合理性,但是,由于对"农民工"的制度设定、话语建构与社会合意这三者都存在显著的自我复制能力,同时,这三者之间相互不断强化和加深,从而形成了对"农民工"概念的"漩涡效应"。漩涡效应导致这一概念的活力不断增...
关键词:农民工 制度设定 话语建构 社会合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